發改委調高小麥托市收購價 加工企業大面積虧損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家發改委表示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從明年新糧上市起適當提高主產區2011年生產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業內人士介紹,與小麥價格的上漲相比,面粉價格上調具有一定滯后性,加工企業大面積虧損。
綜合媒體10月13日報道,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農業部和國家糧食局等部委下發《關于提高201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確定2011年生產的小麥最低收購價。
國家發改委表示,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發展,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從明年新糧上市起適當提高主產區2011年生產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發改委規定,每50公斤白小麥(三等,下同)、紅小麥、混合麥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提高到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分別提高5元、7元、7元。國家發改委201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是,白小麥(國標三等)每市斤0.90元,紅小麥和混合麥每市斤各0.86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10月13日報道稱,自2006年開始,國家在小麥市場實施托市收購政策以來,該政策直接決定著國內小麥市場的走勢。之前曾有預期,明年的小麥托市收購價要高于今年,事實上,雖然發改委連續6年都在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但是仍然趕不上每年的小麥市場收購價格。
中華糧網分析師盧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小麥最低收購價的強力支撐下,2010年小麥價格仍處歷史高位。截至今年10月10日,三等白小麥全國均價為每噸1986元,不僅每噸高出今年國家最低收購價186元,也高出明年最低收購價86元。明年最低收購價的出臺,意味著小麥價格底部進一步被抬升。中華糧網方面預計,后期小麥現貨“易漲難跌”,整體市場長期呈現平穩上漲態勢。
益海嘉里集團面粉業務的一位高管說,目前北方秋收已進入尾聲,還有半個月就到小麥播種時節,國家此時宣布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可提升農民種植積極性,小麥種得越多,加工企業的供應也就越有保障。但同時面粉加工企業隨著小麥價格的上漲面臨的壓力可能更大。業內人士介紹,與小麥價格的上漲相比,面粉價格上調具有一定滯后性。
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銷售普通面粉17萬噸,雖然平均價格從去年上半年的每噸2453港元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2607港元,但受面粉價格上漲幅度低于小麥價格上漲幅度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小麥加工毛利率為8.7%,與去年同期的10.1%相比低1.4個百分點。
江蘇一家面粉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國每年小麥產量為1.1億噸左右,但加工產能多出一倍以上,產能利用率只有約30%,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面粉價格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大,無法與小麥價格同步提高,江蘇的面粉企業基本處于虧損狀態;而河北一家大型面粉廠的負責人也告訴記者,河北面粉企業大部分面臨虧損。
小麥最低收購價的提高還有可能引發小麥托市拍賣價格上漲的連鎖反應。國家糧庫在以最低收購價購得小麥后,會定期拍賣,不少加工企業正是以這些拍賣小麥作為糧源。目前三等白小麥拍賣底價是0.90元/斤,與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相同;明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提至0.95元,拍賣底價順勢提高也在情理之中,這無疑加大了加工企業的購糧成本。
(遲精蕊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