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從核心擴張

鉅亨網新聞中心


當彭志強眉飛色舞地描述他為盛景網聯公司新設計的商業模式,我揣摩著:他是否讀過戰略咨詢專家克里斯·祖克的《從核心擴張》?

第一次見彭志強是在2007年,這位清華紫光公司的前高管剛創辦了盛景網聯公司,旨在提供管理培訓課程,以迎合中國市場增長迅速的商學培訓需求。當時他也是表情生動地談論盛景網聯在運營模式上的商業創新——首先,盛景網聯面向企業中層管理者,提供迷你MBA課程,價格遠低于一般商學院課程教育;其次,將零售業中的連鎖服務的概念導入到培訓行業。他試圖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盛景網聯培訓網絡,以便于經常出差的企業中層,可以靈活選擇上課地點。最后,企業購買盛景網聯的課程后,可以“按需”消費,用完為止。

如果在確保課程品質的前提下,培訓教育是彈性的,是可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移動需求的,它確實有些吸引力。問題是,誰會掏錢埋單?一般而言,工作之后的再培訓需求,主要分為兩種:其一,考級應試型,例如CPA、律師執照考試以及GRA、GMAT等的語言考試;其二,工作驅動型,例如一些技工型的職業培訓或是現如今很流行的MBA系列教育。

如果是個體消費者為再教育自我埋單,往往會很注重教育的品牌和學歷的含金量,而教育培訓服務的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的形成,往往需要時間來淬煉。不過如果是公司為員工享受再教育埋單,那么,盛景網聯式的價格適中、彈性服務的培訓,則可能成為備選項。2007年的彭志強對于自己設計的商業模式很有信心,他認為上述商業模式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造就規模效應。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很快就修正了他的想法。2008年底2009年初,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準備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不少公司開始裁員或推行無薪休假政策。企業中層員工,如果幸免被裁,各項福利也會大打折扣,培訓費往往是首當其沖被裁減的福利,在生存變成問題的時候,人們是不會去奢談發展的。被彭志強確信可以迅速做大的迷你MBA模式,在金融危機到來后,受到“比較大的沖擊”。

有趣的是,在許多公司縮減中層培訓費用的同時,中國有相當多的中小企業則萌生了極強烈的學習意向,一則是不少中小企業主意識到發展的瓶頸,二則不少公司業務受到沖擊,此前一直極為忙碌的企業家,史無前例地輕閑,開始有“學習的時間”。金融危機期間,中國不少商學院大都擠滿了“回爐再造”的企業家。盛景網聯也開始調整了業務定位,開始提供標價2萬-3萬為時3天的短訊課程,瞄準中小企業主。

與商學院的課程比起來,盛景網聯的課程設計和描述有些“短平快”的特點。重新定位后的課程圍繞“商業模式”和“資本”這兩個關鍵詞,這對于那些擴張中遭遇資金限制的公司而言,是一種誘惑。

按照彭志強的說法,重新定位之后,“高端”課程賣得很好。不過讓他之所以如此眉飛色舞是因為,他從核心擴張,找到了又一種商業模式——培訓-咨詢-投資的鏈條業務,彭志強將其稱為“全景式商業模式”。

2009年底,來自新疆的一位中小企業主成為盛景網聯的學員。這位叫李富成的學員是一家名為宏邦節水公司的創始人,宏邦節水在新疆鉆研和經營滴灌技術。和大多數商學培訓的主動購買者一樣,除了“充電”外,李富成也試圖在培訓班里尋找到潛在的合作者。李富成找到的第一位合作者就是他的“老師”彭志強,李富成邀請彭志強為宏邦節水提供咨詢服務——如何為宏邦找到資本放大器。半年之后,盛景網聯為媒,宏邦節水獲得1000萬元投資,青云創投主投,華創盛景基金跟投,后者是由彭志強發起募集的人民幣基金,超過50%的資金源自盛景網聯的學員。

在彭志強的新構想中,培訓由于業務模式具有天然的規模效應(大多培訓都是一對多的培訓),因此“能占領制高點,同時能凝聚資源”。投資業務則由于其風險系數而享有相應的高利潤;通過咨詢業務,盛景網聯則自然而然地能實現“培訓到投資”的轉換。反過來而言,如今盛景網聯則可以其與華創盛景之間的關聯度為賣點,來吸引一些有融資需求的企業主購買盛景網聯的課程,而聚攏了有融資需求的企業的課程,則又能成為PE/VC發現潛在投資對象的平臺。

彭志強的新想法,多少諳合了幾年前的一本書《從核心擴張》。時任貝恩咨詢公司的合伙人克里斯·祖克著述談論企業應該如何實踐戰略性擴張,以突破增長的瓶頸。本質上說,克里斯·祖克是一個反多元化論者。但同時他也認為有志于做大做強的企業無不在極力尋求擴張之道。根據祖克的研究,企業應該尋求的是戰略性擴張,而非多元化擴張,他認為要實現戰略性擴張,環繞核心不超過三步的擴張才是最佳的擴張。參照祖克的研究,盛景網聯從培訓延伸到咨詢、投資,不超過三步,三者之間亦確實存在著業務關聯性。所不同的是,雖然談的是“擴張”,但祖克的理論核心在于“專注”,他認為:企業只有專注,才會像樹木的年輪一樣,以一種有規則、有組織的方法由一兩個強大的核心擴張到一系列相鄰業務。反觀盛景網聯的核心業務培訓,主要有賴于彭志強在內的四五位合伙人的知識和經驗;與中國大多數公司一樣,盛景網聯的創始人們內心也充斥著“快速長大”的規模沖動。然而,如何形成更為系統的知識管理能力,如何再將此轉化為模塊化的課程,進而形成獨特的、有增長性的培訓業務能力,才是其戰略性擴張的根基所在。若根基不穩,實在難談更宏大的全景式目標。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