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清科:前11個月191家VC/PE支持企業IPO創歷史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和VC/PE機構日趨活躍的背景下,2010年中國企業上市可謂凱歌高奏,中國企業共有416家上市,總融資額為913.36億美元,占全球總融資額的55.4%。

清科研究中心12月9日研究報告指出,大中華區著名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在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和VC/PE機構日趨活躍的背景下,2010年中國企業上市可謂凱歌高奏,企業的上市數量和融資額均較2009年同期大幅提高。在清科研究中心關注的海外13個市場和境內3個市場上,2010年1-11月共有678家企業上市,合計總融資1,647.39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2.43億美元。其中,中國企業共有416家上市,總融資額為913.36億美元,占全球總融資額的55.4%。2010年第三季度先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國農業銀行更是以總計193.73億美元的融資額,被譽為“史上最大IPO”。

2010年1-11月共有416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 ,合計融資913.36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2.20億美元;其中106家企業在境外9個資本市場上市,融資265.20億美元;境內資本市場則吸引310家企業上市,融資648.16億美元。2010年前11個月上市的416家中國企業中,191家企業具有創投或私募股權投資的支持,融資總計331.25億美元,分別占總量的45.9%和36.3%。其中海外資本市場上市61家,融資98.27億美元;境內市場上市130家,融資232.98億美元。

海外上市數量和融資額持續增加,市場、行業分布較為集中


2010年1-11月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日顯活躍。各國經濟逆轉收縮勢頭,穩步復蘇。盡管2010年上半年歐洲債務危機給歐洲市場乃至全球市場帶來了一陣恐慌,對于經濟二次探底的討論不絕于耳,海外各主要股指均萎靡不振;但是三季度以來的各種利好消息不啻于一劑強心針,帶領海外各市場走出了一波強力反彈。受此影響,中國企業海外上市仍保持了一定的活動性,上升態勢比較明顯,共有106家中國企業在海外六個市場上市,合計融資265.20億美元。

市場分布方面,2010年1-11月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地點比去年同期更為集中。106家中國企業分布于香港主板、NASDAQ、紐約證券交易所等6個市場上市,與2009年相比,減少了韓國交易所主板、凱利板、香港創業板3個市場。具體來看,香港主板倍受青睞,共有57家企業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計融資229.02億美元,分別占今年前11個月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總數的53.8%和融資總額的86.4%。而海外融資的大盤股普遍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資額十強無一例外,均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紐約證券交易所和NASDAQ各吸引了18家中國企業上市,分別占上市總數的17.0%,兩市場的融資額分別為19.60億美元和10.77億美元,分別占融資總額的7.4%和4.1%;新加坡主板則有8家中國企業上市,融資2.80億美元;韓國創業板和法蘭克福交易所表現平平,上市數量和融資額均較少。

行業分布方面,由于中國農業銀行于三季度在香港主板上市,使得金融行業異軍突起,僅2家上市企業融資額已高達105.80億美元,分別占上市總數的1.9%和總融資額的39.9%。機械制造行業、清潔技術行業、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仍為上市熱門行業,2010年1-11月分別有6家、10家和12家企業海外上市,融資分別為243.07億美元、192.82億美元和179.84億美元。能源及礦產行業、連鎖及零售行業、食品&飲料行業的融資額均超過10.00億美元,分別為15.64億美元、13.79億美元和11.48億美元。娛樂傳媒行業和半導體行業的融資額較小,均不足1.00億美元。

境內IPO如火如荼,創業板、中小板成為A股上市主力軍

盡管國際經濟環境陰晴不定,但中國經濟所表現出的穩健發展,使得投資人對于中國境內發行市場仍持樂觀態度。2010年前11個月,國內經濟運行態勢良好,新股發行可謂日新月異,大盤股如中國農業銀行、光大銀行、華泰證券等為境內IPO市場帶來了巨大融資額,而中小企業股則以量取勝,表現十分搶眼,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聯合帶領A股市場掀起了一番上市熱潮。2010年1-11月共有310家企業在境內三個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額為648.16億美元,平均每家上市企業融資2.09億美元。與2009年全年相比,上市企業數量增加了2.13倍,融資額增加了1.36倍。

2010年前11個月,境內上市企業數量方面,集中于深圳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兩市場分別有183家和105家企業上市,各占境內上市企業總數的59.0%和33.9%;上海證券交易所有22家企業上市,僅占上市企業總數的7.1%。融資額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22家企業合計融資249.17億美元,占融資總額的38.4%;深圳中小板企業板則以273.61億美元的融資額高居榜首,占融資總額的42.2%;創業板企業的單筆融資額較小,125.38億美元融資額占總額的19.3%。

行業分布方面,由于包括中國農業銀行、光大銀行在內的幾只大盤股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金融行業穩居融資額榜首,5家上市企業融資148.80億美元,分別占上市總數的1.6%和融資總額的23.0%;機械制造行業的上市數量最多,1-11月共有66家企業在中國境內上市,占境內上市企業總數的21.3%,融資額為115.86億美元,占總融資額的17.9%;化工原料及加工、生物技術/醫療健康、電子與光電設備行業位列融資額排名的第三至五位,分別融資51.06億美元、48.55億美元、39.86億美元。

IPO退出日趨活躍,創業板將成VC/PE退出主通道

隨著投資者對經濟前景信心的恢復,以及境內市場,尤其是創業板市場所帶來的令投資者難以抗拒的高投資回報率,使得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持續升溫。2010年前11個月,VC/PE支持的中國企業上市數量和融資額明顯增加,共有191家具有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支持的中國企業在境內外市場上市,合計融資331.25億美元,上市數量比2009年全年增加了114家,融資額增加了1.12倍。

市場分布方面,VC/PE支持的中國企業在境內資本市場無論是上市數量還是融資額,都具有壓倒性優勢。VC/PE支持的191家上市企業數量中,共有130家企業在境內市場上市,占所有VC/PE支持的企業上市數量的68.1%,融資額達到232.98億美元,占總融資額的70.3%。由于境內市場,尤其是創業板和中小企業板所帶來的平均10.00倍左右投資回報與超高市盈率驅動下,VC/PE投資機構獲得了較好的投資回報,更多VC/PE支持的企業愿意選擇在境內市場上市,創業板自開閘以來,已逐步成為VC/PE退出的重要渠道。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