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基于健康體檢概念的投資行為測評

鉅亨網新聞中心


投資者教育對于培養理性投資主體,減少市場非理性波動,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但我國的投資者教育卻存在一個關鍵問題——投資者沒有接受教育的動力。這導致教育內容雖然很多,但投資者不去學習,教育也起不到效果。

本研究借鑒了健康體檢的概念構建投資行為測評來解決這個問題。文章原題《基于體檢概念的投資行為測評——激發投資者主動接受教育的動力》,報告榮獲中國證券業協會2009年度投資者教育專項課題類科研成果一等。這里選載其中三部分內容。

投資者教育的困境

(一)投資者教育對我國資本市場意義重大


《中國證券業協會會員投資者教育工作指引》對投資者教育的定義是證券業協會的各類會員單位針對投資于證券市場的社會公眾開展的普及證券知識、宣傳政策法規、揭示市場風險、引導依法維權等各項活動。從定義上看,投資者教育的執行主體是證券公司,教育對象是社會公眾,而教育的內容則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意義重大。

1.投資者教育有利于培育理性資本市場

(1)投資者教育有助于培育理性投資主體。調查顯示,我國投資者普遍存在“賣盈持虧”、過度交易、頻繁換股等非理性行為。投資者教育是矯正投資者非理性行為偏差的有效方法,能有助于為證券市場培育理性的投資主體。

(2)投資者教育工作有助于保護投資者權益。投資者能通過投資者教育獲得法律法規知識和權益維護流程,能更容易發現一些不法行為,在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時能更有效地運用各種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

(3)投資者教育有利于改善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狀況。信息不對稱導致效率低下。解決途徑有多種,比如可以加強信息披露,或強化中介的信息解讀能力,但終極途徑還是提高投資者自身對信息的判斷能力,而這就依賴于投資者教育。

2.投資者教育在金融危機下更顯緊迫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已積累了數千萬的個人投資者,而相當部分的個人投資者缺乏投資經驗、更缺乏投資知識。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無論是證券市場投資者還是理財產品購買者,都遭受巨大損失。這表明,我國的投資者教育已經刻不容緩,必須全面、深入地開展下去。

(二)我國投資者教育的困境:投資者缺乏受教育動力

雖然投資者教育如此的重要和緊迫,但目前我國的投資者教育卻普遍面臨著困境:廣大的股民投資者缺乏主動接受投資教育的動力。

1.投資者教育流于形式,難以激發受教育動力

我國投資者教育工作的現狀是:首先,教育內容多以法律法規、投資知識、投資者權益保護等為主,一方面艱澀枯燥而難以引起投資者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普適性高而無法做到與投資者的個體差異和情況相關,無法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其次,投資者教育形式多以灌輸、講授等單向教育方式為主,注重對投資者進行信息輸出,而不重視投資者的反饋和互動。所以,我國的投資者教育往往是投資者“被教育”,而非投資者“主動學習”,這樣的投資者教育,難以激發投資者接受教育的動力。

2.缺乏受教育動力導致投資者教育形同虛設

正因為投資者缺乏主動受教育的動力,所以雖然每個證券公司都在網站上設立了投資者教育的欄目,但投資者卻很少會主動來學習,投資者教育有投入卻得不到投資者素質提升的相應回報,僅僅淪為了滿足監管機關要求的擺設。所以說整個證券行業所面臨的動力不足的問題已經使得投資者教育形同虛設。

解決困境的探索:基于體檢概念的投資行為測評

1.困境本質:缺乏對投資者自身的真正關心

投資者教育的動力問題如此嚴重,但導致此問題的真正原因卻是投資者教育的根本理念:投資者教育一直以來都把投資者作為非理性的不合格投資者和需要被教育改造的對象,而從來沒有從根本上去關心投資者自身——關心投資者自身的投資行為和投資心理健康問題——關心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投資者實際上并非如此的不合格和抵觸學習,只是因為缺少對其本身的關心和幫助。如果我們能夠感同身受的去關愛投資者的投資健康,那么投資者自然會有動力來了解和學習更多有利于其自身投資的知識。從這種意義上,“投資者教育”這個說法都顯得不甚合適,“投資者關心”,“投資者關注”或“投資者關愛”顯然更好。

所以,要解決投資者教育的動力問題并促進投資者教育事業的發展,只有以“投資者關愛”理念為指導,切實的關心投資者自身的投資問題。

2.關愛投資者:健康體檢的啟示

我們對于如何關愛投資者的方法源于健康體檢的啟示。當今社會,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但有些人由于不知道自身存在哪些健康隱患以及嚴重程度,所以沒有把健康問題重視起來,結果直到疾病晚期病痛顯現才發現,但為時已晚。所以現在許多企業每年都會對員工進行健康體檢。通過體檢,員工可以及時發現自身的健康隱患,從而有動力去采取措施預防和改善。

投資行為測評也是出于同樣的考慮。通過測評來發現和關注投資者所存在的投資健康隱患,而這些隱患又實實在在影響到其投資業績,投資者就會有動力去學習相關知識以改善投資健康狀況,提升投資收益。

3.投資行為測評:關愛投資者健康投資

投資行為測評是根據心理學和投資學理論設計的一套投資行為檢查系統,包括測評問卷和量化分析兩部分。測評問卷會定性地顯示出投資者所存在的投資行為偏差類型和嚴重程度,而量化分析則通過對投資者過往交易數據的量化分析來定量地揭示其投資行為偏差。所以,該測評系統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雙重檢測出投資者自身偏差,引起對偏差的重視進而激發學習和改善的動力。

4.投資行為測評系統的創新特點

(1)投資行為測評的創新。

切入點創新。傳統的投資者教育從投資者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入手,而不是從投資者自身入手,導致教育形式以單向的灌輸式為主,教育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于投資者的興趣。如果投資者有興趣,就能主動學習掌握;如果投資者沒有興趣,則教育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投資行為測評從認識自身為切入點,能廣泛激發投資者的興趣。哪怕投資者對投資知識不感興趣,對認識自我也會感興趣。這種興趣能激發投資者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習的動力。

方法創新。傳統的投資者教育以投資知識架構為體系,方法的區別多體現在知識形式的區別上,如動漫、宣傳手冊、課堂講解等。投資行為測評整理了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不同于傳統的、獨特而首創的理論體系。同時,投資行為測評系統將問卷調查和數量化分析方法相結合,綜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在獨特的理論體系指導下,能比傳統的投資者教育更精確、更深入地打動投資者,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產品化創新。投資行為測評系統是一個產品化系統,通過IT技術和系統整合,能達到大規模使用和個性化定制,即投資行為測評系統能大范圍地應用于數量龐大的投資者,又能準確找出投資者個體之間的差異,針對性地給出適用于投資者個人的判斷和建議。

(2)投資行為測評系統的特點

具有科學的理論基礎。測評系統設計的理論基礎是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結合心理學在整理西方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理論要點進行了分類梳理,使體系更加科學和清晰。

普適性強。測評系統在對投資者各種非理性行為進行了系統歸類,篩選出我國投資者表現普遍、對投資績效影響較大的非理性行為,具有較高普適性。

個性化。測評系統是對投資者的賬戶績效進行分析,量化評估的結果充分體現了個體差異,與投資者自身情況聯系緊密,充分體現了個性化特點。

與投資績效直接相關。測評系統對投資者賬戶進行分析,直接反映投資者的投資績效受非理性行為影響的程度。這種與投資者投資績效的直接關聯,能激發投資者尋找解決辦法的決心和熱情,從而解決投資者自我學習的動力問題。

主要結論和研究展望

(一)主要結論

投資行為測評通過問卷調查和交易數據分析,以及行為金融理論的深入解釋能夠激發投資者主動接受教育的動力。

1.測評檢問卷診斷系統的動力效用

(1)該問卷診斷系統能夠覆蓋投資者所普遍存在的非理性行為偏差,能夠引導投資者認識自身的問題。

(2)大部分的投資者都存在著測評問卷所檢驗的偏差類型,這說明該測評問卷的命中率很高。

(3)測評問卷用行為金融理論來解釋非理性行為偏差的方式激發了投資者的興趣,例如兩個營業部試用會議版體檢問卷的反饋意見證明了測評問卷和行為金融理論帶給投資者濃厚的學習熱情。

2.測評交易數據診斷系統的動力效用

(1)交易診斷系統所重點檢測3種非理性交易行為偏差,在樣本投資者中分別占到76%、65%和49.7%。交易診斷系統可以有效地發現絕大多數投資者非理性交易行為,幫助投資者發現交易行為中存在的問題。

(2)非理性交易行為將直接導致投資績效偏差,針對每位投資者診斷系統將訂制化地統計、分析其交易行為對其投資績效的影響。通過圖、表的形式展示其交易行為對投資收益的影響,最直接地觸動投資者。使投資者了解加強學習、改善交易行為,對其投資收益能帶來多大的改善。

(3)通過對投資者個性化地進行量身的交易行為與其對投資績效的影響對比分析。投資者會深刻認識非理性交易行為對投資收益的影響,自發產生迫切需求進行主動學習、改善交易行為、提高投資收益。

(二)研究展望:投資者關愛的深化

1.改善措施的進一步研究

投資行為測評雖然能夠指出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行為及背后的原因,但仍沒有系統地給出糾正這些偏差的方法和途徑。我們下一步的研究將為測評中的各類非理性偏差提供解決的方案。

2.投資行為測評的推廣使用和投資者關愛工程的深化

本研究中,投資行為測評僅僅是在個別營業部小范圍的試用,而且也僅僅是我們“投資者關愛”工程的一個部分。下一步,我們一方面會更大范圍地推廣投資行為測評并搜集廣大投資者的反饋意見以改善系統,使該測評在激發投資者受教育動力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另一方面,我們會進一步的深化投資者關愛工程,研發出更多工具來關愛投資者。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