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10日繼續收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受林吉特升值影響,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0日收盤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盤中觸及1月27日以來新低。

綜合外電6月10日報道,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0日收盤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原因是馬來西亞林吉特升值削弱了棕櫚油的吸引力。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Najib Razak)制定目標,計劃到2015年將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降至2.8%,這刺激林吉特走強。根據彭博社提供的數據,吉隆坡時間18:10,美元兌林吉特下跌0.5%至3.3025林吉特。

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價格盤中一度下跌0.9%至1月27日以來最低的2,396林吉特/公噸,但后來收復部分失地,最終收盤下跌0.3%至2,410林吉特(731美元)/公噸。


孟買Anand Rathi Commodities Pvt.的分析師Alimuhammad Lakdawala表示,林吉特走勢一直讓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商擔心不已。他指出,在豆油供應出現過量的情況下,林吉特升值會削弱棕櫚油的吸引力。

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8日表示,預計2010年該國大豆產量將達到6,870萬噸,高于5月6日的預期(6,790萬噸)。2009年該國大豆產量為5,720萬噸。

Lakdawala認為,由于豆油相對于棕櫚油的溢價水平可能下跌,棕櫚油價格或許會在未來幾周跌至2,300林吉特/公噸一線。根據彭博社提供的數據,豆油相對于棕櫚油的溢價水平10日報80.23美元/噸,該溢價水平的12個月均值為126.07美元/噸。

新加坡時間18:12,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上漲0.3%至8.99美元/蒲式耳,豆油期貨價格也上漲0.3%至36.85美分/磅。

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Malaysian Palm Oil Board)10日公布,5月份該國棕櫚油產量月比增長6.1%至1,385,424噸,庫存月比減少3.7%至1,562,323噸,為連續第五個月下降,當月出口月比增長6%至1,362,056噸。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

市場調查機構Intertek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前10天,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月比大增23%至435,148噸,原因是對中國出口幾乎翻番。

數據還顯示,此間馬來西亞對中國的棕櫚油出口量從5月份同期的73,400噸增至144,240噸。中國依舊在維持對阿根廷豆油的貿易制裁。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食用油消費國。同期,馬來西亞對印度以及南亞次大陸的棕櫚油出口量從5月份的63,230噸降至43,002噸。

《油世界》(Oil World)執行董事Thomas Mielke曾于4月25日表示,印度買家將部分棕櫚油需求轉向豆油,從中國對阿根廷的貿易制裁中受益。

另一獨立市場調查機構瑞士通用公證行(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表示,6月前10天,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較5月份同期增長15.6%至423,199噸。

馬來西亞大華繼顯(UOB Kay Hian Malaysian Holdings Sdn)種植業分析師Leow Huey Chuen表示,棕櫚油價格越接近2,400林吉特/公噸,有意向的買家就越多。她指出,市場參與人士或許認為即便巴西上調了大豆產量預期,但大豆供應仍是個未知數。巴西是全球第二大大豆生產國。

這位分析師還表示,中國和印度的棕櫚油需求應該會在6月份增長。

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4%至74.68美元/桶,延續了9日大漲3.3%之后的走勢。市場擔心歐洲債務危機可能蔓延,導致原油價格5月份重挫14%。棕櫚油主要用作食用油,但也可以用來制作生物柴油。

CME9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價格下跌0.6%至718.25美元/噸。

(劉杰 實習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