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收放半年來呈"一波三折",節后央行回籠流動性壓力加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央行在公開市場上連續三周的資金凈投放格局料于本周繼續延續。根據相關數據,本周到期資金將超過3000億元,由于本周二央行僅發行240億元一年期央票,市場人士普遍預計,即便算上本周四的三月期央票發行量,本周公開市場操作仍將呈現資金大量凈投放。
此前,央行已連續三周實現資金的凈投放。期間,一年期和三月期央票利率也在前期不斷走高之后,連續三周雙雙企穩,28天期正回購操作也多周暫停。
針對這一現象,市場人士解釋認為,春節期間是資金需求高峰,按照慣例,央行在節前一般會保持流動性的適度寬裕,在公開市場操作上會通過投放資金,保證銀行體系內充裕的流動性。
如果給半年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資金投放規律劃出一條曲線,可以看出它呈現出明顯的“一波三折”特征:
在去年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以凈投放為主;但自去年10月份截至今年一月底的四個月時間里,央行連續開展資金凈回籠操作,通過回收過多流動性,以應對去年流動性激增局面;一月底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出現反向調節,再度實現資金凈投放,且投放規模逐周擴大。
縱覽半年來尤其是近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以看出,央行向市場傳遞出的強調貨幣政策靈活性和針對性信號日益明顯。這種靈活性與針對性,體現在貨幣當局更加注重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實際狀況的變化,更加注重工具運用時間結點的準確判斷和及時把握,更加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的靈活配合,通過對市場資金的適時適度地回收與投放,達到流動性總體合理充裕的目的。
2008年底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中國經濟增速的快速回升,央行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大量投放信貸,助力中國經濟實現了“V型”反彈;去年下半年以來,針對流動性由充裕向偏多風險的加大,央行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基調不變的同時,提前對政策工具進行了適度微調,四季度以來,資金由凈投放轉為凈回籠,信貸增量也明顯減少,緩解了因貨幣投放帶來的通脹壓力。
不過,有跡象顯示,節后央行資金回籠壓力將有所加大。這一壓力將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市場到期資金的增多。數據顯示,節后直至一季度末,央票和正回購資金到期量累計接近萬億元;二是外部流動性壓力的加大。去年底以來,美國和歐洲經濟初露復蘇苗頭,帶動我國出口形勢的持續好轉和貿易順差的繼續增加,在這一背景下,外資流入增多,我國外匯占款也將繼續向高位攀升,助推外部流動性增量的增加;此外,根據以往規律,每個季度的末月歷來是全年銀行放貸的高峰月,三月份銀行放貸沖動壓力不可小覷。
基于以上市場形勢,為保證流動性總體合理充裕,預計節后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上,其靈活性和針對性特征必將更為凸顯。在貨幣政策工具方向上,一如市場所預期,盡管流動性充裕格局不會發生根本變化,但屆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反向操作可能性加大,即資金或由節前的凈投放改為一定程度的凈回籠,同時央票利率也會出現小幅攀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