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堅韌的地產調控維護經濟穩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7-14 08:50
7月12日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銀監會分別以不同形式回應了有關地產調控放松的傳言,表示堅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國資委也同時否認授意房地產央企擴張拿地。自此,關于地產調控政策可能夭折的各種謠言不攻自破。13日,前日大漲的A股地產板塊大幅回落,地產指數收跌3.36%。
上半年地產調控至今百日有余,一些地方價格未見松動,交易大幅萎縮。這種市場對峙令買賣雙方都陷入焦灼狀態,因此,在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明顯放緩的背景下,各種謠言不脛而走。首先,地產業者與股市投資者是受地產調控影響較大的群體,調控后地產交易的清淡對地產公司是個威脅,尤其是在資本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而股市套牢者眾多,地產是上半年股市做空的首要力量,地產利好可刺激大盤反彈。對于欲購置住房的消費者而言,對調控沒有打擊到價格感到焦慮,擔心調控不力,房價繼續上漲。再加上地產停滯對地方政府的稅收和土地交易不利等因素,因此,各種輿論試圖猜測并影響政策走向。
真正會影響地產調控政策的是經濟增長速度。目前較為明顯的是各種產品的庫存正在增加,產能過剩跡象明顯,比如鋼鐵行業。由于上半年中國叫停了地方融資平臺,地方政府的一些項目延緩或中止;地產調控政策也大幅降低了市場交易并影響到了投資。這兩個中國經濟在危機后發揮重大作用的發動機相繼放緩成為產能過剩增加與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在調控政策沒有結束的趨勢下,再加上歐美國家因政府債務危機而不得不削減開支與加稅,這增加了外需萎縮的可能性。因此,市場可能預期或會放松地產調控,繼續以樓市拉動中國經濟增長。
在地產價格并無明顯回落并刺激交易上升的情況下,任何放松地產調控的措施都是危險的。因為一旦放松,就會給市場一個明顯的信號:政府從不會真正調控地產,而是將其作為經濟增長的守護神。這將賦予房價具有政策剛性,并刺激投資者涌入以及那些觀望的消費者恐慌性購房。這無疑會讓中國的地產泡沫繼續膨脹,醞釀更大風險。
這將帶來兩個嚴重的后果:其一,目前糧食因減產而漲價趨勢明顯,蔬菜和豬肉也開始了恢復性上漲,對下半年CPI升勢構成較大壓力。如果地產價格繼續飛漲,必然會強化通脹預期并自我實現。CPI的上漲會挑戰低利率政策,可能被迫連續加息而對工業經濟運行帶來壓力。其次,地產是影響中國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因為中國的天量信貸主要是以土地和不動產作為抵押物,一旦資產泡沫繼續膨脹并破滅,將會把銀行拖入深淵,凍結流動性并陷入壞賬危機。
可以看出,地產業在中國被置于通縮與通脹之間并成為決定性力量,即地產萎縮可能會加劇經濟通縮;但是,以地產業拉動經濟則會強化通脹預期。我們認為,放松地產調控注定會帶來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脹預期,這對經濟穩定而言是不可接受的。甚至目前任何的曖昧與猶疑,對開發商和購房者都是危險的暗示,從而可能會刺激市場產生破壞性的波動。
地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或許被市場夸大了,尤其是因為它對地方土地財政的貢獻而被神話。目前交易清淡,政府不能坐等市場供需的自我調整,畢竟供應的主動權掌握在開發商手中并支撐房價。因此,政府應該擴大非商品類住房的供應,尤其是一線價格較高的城市,這可以維持地產投資的水平,減輕經濟放緩的壓力;其次是,增加供給的預期會對開發商定價產生影響,或會降價促銷。總之,在調控政策沒有產生連續效應之前,調控不應放松。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