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發展列入國家戰略 主戰場東營快速突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黃河三角洲發展列入國家戰略,東營市將實現快速突破,拉開大開發大建設的格局,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
據中新社3月11日報道,2009年11月23日,中國國務院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將黃河三角洲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這也是經濟大省山東省目前惟一一個列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的經濟區域,標志著中國大江大河入海區域最后一個三角洲的發展將步入快車道。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市長張建華介紹說,依據國務院批復的規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建設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特色產業基地、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區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增長區域。到2015年,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國家級高效生態經濟區。
張建華表示,根據這一定位和要求,東營市將發揮好主戰場作用,立足當前快速突破,不等不靠,積極作為,做好打基礎的工作,著力構筑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框架,拉開大開發大建設的格局,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
張建華介紹了東營市的發展思路:全面啟動主體產業區建設,加快推進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同時著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逐步完善推進體制機制。他介紹說,在最近幾年,東營市為加快黃河三角洲的發展已作了大量積極有效的工作。
在主體產業區內,東營市依托渤海灣畔的東營港建設臨港產業區,與中海油開展戰略合作,正在推進百萬噸石油儲備庫、中海油物流園區和大唐電力風力發電等項目建設;依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了生態旅游區,游客綜合服務中心及配套設施已建成投用,黃河口濕地公園、汽車營地正在規劃建設;依托百萬畝灘涂建設生態高效農業區,4.1萬畝起步區基礎工程已全面完成;從治理60公里長貫穿中心城區的廣利河起步,集中建設黃河水城,目前九橫十縱水系已經貫通,基本實現了河湖相連、河海相通、城水相依、水綠共生的水城景觀。
在重大交通設施建設方面,東營圍繞構建現代立體交通體系,重點推進“三路兩港一場”建設,榮烏高速公路已通車,黃大鐵路、德大鐵路已開工建設;東營港2×3萬噸級散雜貨泊位已開港通航,2×5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即將開工,廣利港已被批準為國家級一類漁港,已開工建設;東營機場已完成跑道改造,正在建設新航站樓。同時,沿海防潮堤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為推進開發建設提供了良好基礎條件。
張建華介紹說,東營市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一項歷史性任務來抓,在全市城鄉實施林網、水網、路網一體的“三網”綠化工程。目前,全市已投入17.1億元人民幣,動用土石方1.8億立方米,完成綠化總面積45.5萬畝,植樹5307萬株,初步構建起了“三網”綠化工程的主體框架,被中國國家林業局命名為現代林業建設示范市。
張建華表示,國務院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將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對黃河三角洲的發展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機遇,東營市將抓住這一機遇加快發展,為黃河三角洲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國家級高效生態經濟區多做貢獻。
(徐艷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