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人造皮膚開始用于臨床治療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12月12日消息,“人造皮膚”12月在江蘇泰州開始用于臨床治療。江蘇華億細胞組織工程有限公司人造皮膚項目自年初落戶泰州醫藥城以來,目前已有100萬平方厘米的人造皮膚庫存。這一項目由英國皇家整形外科學院唯一的華人院士朱寧文領銜創辦,朱寧文表示,人造皮膚產業化在全球才剛剛起步。
據了解,我國每年約有900萬燒燙傷病人,而對大面積燒傷治療的最大障礙,是缺乏有效的皮膚覆蓋,治療主要靠切取自身皮膚移植修復,往往在取皮部位留下新的創傷。而今后,患者如需植皮,一張小小的人造皮膚就像“創可貼”一樣,能快速修復皮膚組織。
人造皮膚的準確名稱是“生物醫學活性人工皮膚”,它利用人體的干細胞培養出皮膚組織,用于換膚或植皮。朱寧文說,他們開發的人造皮膚第二代產品,在皮膚的細胞中添加一些色素細胞,可與受體膚色統一,能正常排汗。“與其他異體皮膚相比,這種人造皮膚的排斥反應也小,不需要太多后期維護費用,每平方厘米的費用也要便宜幾百元。”
朱寧文在英國從事組織工程、生物材料、皮膚組織庫技術、皮膚干細胞及脂肪干細胞方面的研究近20年,在英國組建了第一個人類體外培養皮膚庫及第一個脂肪干細胞庫及皮膚干細胞庫。據朱寧文介紹,生物醫學活性“人工皮膚”產品是一種體外制造的皮膚,取自受體本身,能夠靈活保存和運輸,移植治療時不受創面形狀、深度的限制,讓患者肌體功能得以保全,以最小的痛苦獲得最完美的治療效果。
經過近20年的研究,生物醫學活性“人工皮膚”產品技術已很成熟,可廣泛應用于燒燙傷尤其能應對突發性群體燒傷事件,微創美容整形等方面。朱寧文認為:“像小指甲蓋大小的人體皮膚組織,通過組織工程原理的應用,完全可以制造出一塊足球場大的人造皮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