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A助力中國航空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際航協近日在北京宣布,將與中國航空業在飛行安全、簡化商務、基礎設施和商業自由等四大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以期進一步助力和服務中國航空業的發展。
據中華工商時報4月15日報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簡稱“國際航協”)近日在北京宣布,將與中國航空業在飛行安全、簡化商務、基礎設施和商業自由等四大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以期進一步助力和服務中國航空業的發展。國際航協理事長喬瓦尼?比西尼亞尼表示:“2009年,亞太區已超過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去年在中國離境或到港的乘客數量占了亞洲市場的38%。預計到2013年,這一比例將繼續增至45%。中國在不斷成長和發展,市場潛力巨大。國際航協希望能協助中國航空業發展和壯大。”
“2010年,我們預計全球航空業將虧損28億美元,但亞太區一枝獨秀,將會取得9億美元的盈利,成為全球收益最大的區域。中國市場強勁的增長勢頭將拉升亞太區的整體收益。”比西尼亞尼對記者強調。比西尼亞尼詳細介紹了國際航協將與中國航空業深入合作的四大領域。
在飛行安全方面,中國的飛行安全紀錄非常出色,5年內沒有出現任何飛行事故。國際航協的中國成員航空公司都達到了國際航協運行安全審計(IOSA)的標準。比西尼亞尼說:“我們期待中國民航局能考慮利用運行安全審計和地面運行安全審計(ISAGO),繼續保持中國航空公司的飛行安全紀錄。”
在簡化商務方面,國際航協簡化商務戰略每年節省169億美元的財務支出。中國在航空電子票務方面一馬當先,按時甚至是提前實現了100%的電子客票,每年節省了30億美元的支出。比西尼亞尼表示:“下一目標是今年底100%地普及條形碼登機證(BCBP)。國際條形碼登機證普及率為84%,但中國目前僅有約43%。國際航協正與中國民航局和各航空公司合作,實現全球目標。”
在基礎設施方面,航空業(包括航空公司、機場、空中導航服務供應商和生產商)已作出承諾,在2020年實現碳排放零增長,2050年相比2005年,實現碳排放量的減半。比西尼亞尼透露說:“我們與中國民航局、民航空管局和空軍合作,協助開辟了21條新航線,年度減排二氧化碳39.6萬噸,節省燃油12.6萬噸。這些成就對實現航空業的環保目標尤其重要。我們期待與上述部門的繼續合作,進一步優化中國航空業的基礎設施,實施基于性能的導航,縮短航線,為跨極地飛行提供更多的靈活航路和改善珠江三角洲的空域效率。”
在商業自由方面,比西尼亞尼稱,與其他企業一樣,航空公司也需要商業自由。他期待中國加入國際航協自由議程峰會,從而為中國航空公司在國內外創造更多有利條件。截至目前,已有10個國家以及歐盟委員會簽署了開放航空公司所有權、定價與市場準入條件的原則性政策多邊聲明。
另外,國際航協還將擴展其位于北京的北亞區辦公室。成立于1994年的國際航協北亞區辦公室負責領導中國、蒙古和朝鮮的所有國際航協項目。在中國,國際航協開賬與結算計劃(BSP)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每年處理的票務量超過1.2億次,價值高達164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27%。國際航協訓練與發展教學中心計劃(ITDI)也由北亞區辦公室執行。比西尼亞尼告訴記者:“國際航協北亞區辦公室的擴展凸顯了我們協力中國市場及其發展的承諾和決心。展望未來,我們期待在中國與中國民航局、空管局、空軍和各成員航空公司進一步加深合作,協助中國航空運輸業取得巨大收益和健康發展。”
(王敏?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