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新聞】“6124”三周年︰632只股票復權超越歷史高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證券日報》基金周刊及財匯資訊最新統計,截至10月15日收盤,在可比的1433只A股中,有632只復權收盤價成功超越6124點水平,佔比44.1%。三年輪回,長期持有股票有40%的機會已解套。
再從平均流通市值看,632只股票的最新平均流通市值為67.47億元,僅為全部A股平均流通市值的61.41%。可見,成功超越6124點的股票多是中小市值股,而大盤藍籌股多未能達到三年前的高點。
從漲幅榜看,有125只股票復權價格三年實現翻倍上漲。漲幅前三甲分別是鹽湖集團、登海種業、西南證券,三年累計漲幅分別為555.06%、491.72%、405.34%。分析顯示,股價翻倍的股票多經歷成功重組。
另據統計,三年以來偏股基金累計淨值的平均增幅為-2.44%,這一回報率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40.94個百分點。期間有11只偏股基金的累計淨值已超越2007年10月16日的累計淨值,股票基金有3只,混合型基金有8只。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在當年追高買入公募基金,三年後成功實現了正收益的僅佔比4.31%,有95.69%的偏股基金投資者都未能賺到錢。
具體來看,王亞偉執掌的華夏大盤精選以12.039元的累計單位淨值傲視群雄,三年增幅高達67.44%。華夏旗下的華夏復興股票緊隨其後,累計淨值增幅高達37.38%;華寶興業旗下的華寶興業寶康消費品混合最新累計淨值4.4967元,三年來增長29.98%。
金思維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主管莊正先生表示,基金的這種相對弱勢與其較大的規模及配置資產時考慮流通性密切相關,不過,基金的這種表現已經反映出專業管理、分散風險的特征。
莊正先生還表示,基金配置資產需要考慮自身規模以及流通性問題。前幾年基金市場太好了,個別基金規模太大,流通性變弱,基金不得不配置大盤股,結果沒能跑贏這三年來的中小盤股行情,也就不能取得超額收益。不過,今年發行的新基金規模有下降趨勢,我想這些基金會抓住超額收益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caihuanet.com)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52,5201,520101]
X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