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股指期貨:“與狼共舞”一月間

鉅亨網新聞中心


股指期貨上市以來,商品期貨高手和昔日老股民在此市場的淘金之路都不平坦。據調查目前為止盈利的投資者大體分為三類:持倉不動的趨勢型交易者、對股市當天走勢把握準確的“T+0”交易高手及無風險套利交易者。

據中證報5月15日報道,地產調控、股市暴跌……4月中旬以來,當股市投資者再度遭遇資產大幅縮水的厄運之際,恰逢避險工具股指期貨上市。局外人也許會想,有資金實力者可借此輪單邊下跌狠賺一把,但事實并非如此。在“野狼”四伏的期指市場,無論是商品期貨高手,還是昔日老股民,他們的淘金之路并不平坦。

狼口奪食

“簡直是從狼嘴里搶肉吃,太難賺錢了!”期貨炒單手高峰(化名)直言。


炒單手,是業界對商品期貨交易高手的稱謂,它介于操盤手和交易員之間,是獨具交易風格的職業投資者。通過頻繁交易賺取幾個點的差價,高峰每年可以在商品期貨交易中獲得上千萬元的利潤,其排名至少擠進全國前十位,在上海的期貨圈聲名煊赫。

然而,在股指期貨上市的第一個月中,面對現貨指數逾17%的跌幅,高峰的三個賬戶,僅從股指期貨交易中賺到區區幾萬元利潤。“4月19日單邊暴跌賺了1200多萬元,后來三個星期基本上都吐回去了”,高峰說,“原本打算把股指期貨當成‘提款機’,現在有點做怕了”。

一般而言,對于擅長短線交易的高手來說,他們往往有鐵的紀律,比如,僅做日內交易,絕不留倉過夜。按理說,股指期貨只是一個新的期貨品種而已,炒單手依據價格波動和以往經驗操作,賺錢難度不會很大。但高峰在交易時發現,如果盯著滬深300指數的走勢,進行股指期貨交易,不僅賺不到錢,反而經常發生虧損。

“股指期貨走勢總是快現貨半拍,看著現貨下單進去的時候,發現對手盤早就被迅速一搶而空,即使打提前量,也不容易搶到單子。而且,等到我要平倉時,總是得不到合適的價位”,高峰回憶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峰經常陷入追漲殺跌的散戶式怪圈,此舉令他頗為煩惱。

“買最高價拋最低價的情況時常發生!到底是交易方法出了問題?還是我不會做期貨了?”高峰開始懷疑自己。

不過,與其他炒單手的交流過程中,高峰無意間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我看準一個價位搶單時,他們恰好也在同一個價位搶單子;有時候甚至出現,我在某個價位上買,而賣家卻是他們。也就是說,有的單子大家爭搶;有的單子,我們互相認識的朋友,卻成了交易對手盤,”高峰總結說,“難怪賺錢這么難,因為大家都是‘狼’”。

對于這種現象,海通期貨總經理徐凌早已注意到。“大量水平相當的炒單手,集中在股指期貨一個品種上交易,一般來說比較難賺到錢”,徐凌說。

“新人”嗆水

巧合的是,股指期貨上市日期,恰逢A股開始單邊下挫。對于剛剛接觸股指期貨的股民而言,無疑是找到了一種避險渠道。然而,事實并非像人們想得那樣簡單。有過12年股票投資經歷的王力,就多次在股指期貨交易中“嗆水”。

“和股票交易風格差異太大,價格變動快!一下子適應不了股指期貨的交易風格”,王力坦言,“而且總是習慣滿倉操作,稍不留神資金就不夠用了”。

據介紹,在參與交易股指期貨前,王力曾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止損計劃,比如,給自己的持倉設定10個點的止損。由于滿倉進出,即使看對方向,有時也會讓王力感覺十分被動。“大盤起跌的時候,一張空單下去,賺幾十個點就跑了,拿不住單子;而股指期貨反彈時,價格迅速上躥數十個點,趕緊割肉止損,卻割到天花板上”,王力說。

雖然是看空股市,但王力并不習慣做空。不僅如此,他大部分時間還在做多搶反彈;而每一輪反彈結束時,股指期貨價格幾乎在幾十秒鐘內直線下跌,他根本來不及止損。

“大盤這么單邊下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王力說,“即使每次下單一手,但只要搶反彈,差不多每次都會發生大額損失”。由于一直考慮搶反彈,指數下跌越深,王力反而越不敢做空。因此,即使一手手下單,短短十幾個交易日,他投入的50萬元資金,損失了近20萬元。

“就算看對了方向,也不容易賺錢。不信?你自己進來試試看”,王力對記者說。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像王力這樣不熟悉股指期貨習性而“嗆水”的老股民并不少。

中大期貨董事長林皓并不贊同投資者一哄而上炒期指。他表示,股指期貨市場規模還很小,真正的機構投資者還沒有進來,普通投資者并不適合玩股指期貨。

誰是贏家?

需要指出的是,股指期貨作為很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其交易本質是“零和游戲”,也就是說,有50%的資金賠錢,就有50%的資金賺錢。那么,誰掘走了股指期貨第一桶金呢?

中國證券報記者對國內8家頗具影響力的期貨公司進行采訪調查,結果發現,絕大部分期貨公司投資者盈虧總額不大。其中,盈利的投資者大體分為三類:持倉不動的趨勢型交易者、對股市當天走勢把握準確的“T+0”交易高手以及無風險套利交易者。

“我們公司的客戶總盈虧基本平衡,盈利的客戶中,主要是來自證券市場的高手”,上海東證期貨總經理黨劍介紹說。在股指期貨上市初期,東證期貨有近50%的客戶來自證券IB業務(通過證券公司開立期指賬戶)。據黨劍的觀察,盈利的客戶對A股的當天走勢,以及未來趨勢把握都非常準確。

海通期貨總經理徐凌透露,該公司盈利的客戶中,他們本身的交易并不頻繁,大部分是4月下旬開了空單,一路持倉不動的投資者。“主要來自商品期貨市場的高手,他們擅長趨勢型交易,具備很強的風險管理能力,是相當成熟的投資者”,徐凌說。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在股指期貨單邊下跌的過程中,中金所持倉排行榜中,海通期貨、國泰君安等少數幾家公司持有凈空頭數量較大,而且比較穩定。換言之,這些公司的投資者大部分實現盈利。

除了投機客,最輕松的盈利者當然是追求無風險套利的資金。股指期貨上市以來的20個交易日,ETF和滬深300股指期貨之間出現數次套利良機。其中,現貨指數和期貨價格之間的價差一度達到2.6%。

根據東方證券金融衍生品首席分析師高子劍的測算,理論上,機構利用股指期貨和ETF之間的最大套利成本為1.41%,而最低成本則為0.31%。“按最低成本測算,機構抓住一次套利機會,理論上,就可實現約50%的年化收益率”,高子劍說。

事實上,股指期貨上市初期,讓那些擅長套利的機構賺得缽滿盆滿。聞悉券商和基金將作為“正規部隊”逐步參與股指期貨,上海一位私募基金投資總監坦言,“我們不希望他們進來,否則僧多粥少,我們沒錢賺了”。

(許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