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加息25個基點 分析師:無損經濟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0-19 22:41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10月20日起,分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分析師認為,高通脹與高房價所醞釀的風險,已經讓貨幣政策勢必要作出改變,但這種改變將無損中國增長放緩,此前刺激經濟計劃已經帶領中國走出低谷。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這是一個遲來的舉措,此前針對中國年內是否加息一直存在爭議。多數機構認為如果升息將有損中國的恢復基礎,但高通脹與高房價所醞釀的風險,已經讓貨幣政策勢必要作出改變,但這種改變將無損中國增長放緩。此前刺激經濟計劃已經帶領中國走出低谷,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1%,全年增速仍可能高于10%,這給貨幣政策調整留出了空間。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10月初出訪歐洲四國時表示,各國應保持合理的宏觀經濟政策力度,審慎穩妥把握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時機和節奏。但此番言論并不被外界所重視。另外,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在世行年會上表示,年內不加息,并制定了一份容忍通脹的中期計劃。此番表態似乎打消了年內加息的預期。
突如起來的升息將有利于抑制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統計數據顯示,中國8月份CPI高達3.5%,創出22個月的新高,而機構仍然預期9月份CPI仍將創出新高。由于物價漲幅的回升,自今年2月以來,中國已連續8個月出現"負利率"的情況。而中國的房價仍是在連續出臺調控政策后,久居高位,毫無下跌的跡象。為此,加息被認為是遏制這種局面的底牌。
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在《中國金融》撰文指出,貨幣政策的調整要根據一段時期內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有所側重,以不同的權重考慮多個目標,合理把握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不過,現在還無法預測央行加息的連續性,如果只是試探市場的反映,貨幣政策的調整可能無法達到預想的效果。
此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曾多次表示,央行應該考慮小幅上調存款利率,而現階段未實施加息是考慮到宏觀政策的連續性。此外,李稻葵還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國內物價上漲的態勢,會維持在2.5%左右的一個溫和水平,理由包括勞動成本的上升、國際原材料價格和農產品生產成本上升等等。
央行加息會否引來更多的熱錢呢?這也是否加息的爭議之一。央行上周三公布第三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增加1,940億美元,達到2.648萬億美元,增幅創歷史最高水平,令熱錢將流入中國境內的預期再度升溫。但是貨幣政策的調整必須有所側重,況且,為抑制房價上漲,中國各地已經出臺限購令,熱錢流進流出的渠道有限,甚至,還可以通過加強行政監管來達到管制熱點的目的。
這是自2007年底至2008年底中國央行連續五次降息以來,中國首次對基準利率做出調整。中國有持續向上調整的空間,以進一步治理通脹和資產泡沫所引發的風險,但中國向來有寧愿通脹也不愿見到經濟緊縮的治理習慣,這是中國加息舉措遲遲不出臺的原因,希望遲來的加息將為貨幣政策的矯正贏得更多的空間。
(陳洪亮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