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次新股破發致181只基金浮虧逾4.3億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A股市場17日出現巨幅下跌,26只上市不足3個月的次新股票跌破面值,181只基金由此遭受超過4.3億元的浮虧。

據中新社援引上海證券報5月18日報道稱,隨著A股市場的巨幅下跌,越來越多的基金陷入“破發門”。基金經理參與“打新”的熱情越來越低,甚至已有即將發行的債券基金將在招募書中明確指出不再參與新股申購,這對于以“打新”作為增厚業績的債券基金而言,顯得有點意味深長。


17日的市場大跌,26只上市不足3個月的次新股票跌破面值,與此相關的是,181只基金由此遭受超過4.3億元的浮虧。不同于網上申購中簽的股票在上市首日就可拋售,機構在網下申購獲配的新股存在3個月的鎖定期。因此,對于參與新股網下申購的機構而言,新股上市后前3個月的表現直接決定了打新能否獲得理想的收益。

根據統計,截至5月17日,上市不足3個月就已“破發”的次新股數量已經達到26只,而參與這26只新股網下申購并依然處于鎖定期的基金共有181只,其中債券基金占絕大多數。統計顯示,這181只基金參與新股申購所帶來的浮虧累計達到4.31億元。其中,投資華泰證券的基金累計被套295,037,070元;投資海普瑞的基金被套25,337,600元;投資南都電源的基金被套18,389,963元;投資寧波GQY的基金被套14170575元;投資數碼視訊的基金被套12,632,462元;投資北京利爾的累計被套12,386,813元,等等。除了華泰證券外,“套住”基金的絕大多數是創業板股票或中小板股票。

對于新股上市后的“破發”,其實早在機構意料之中。上海一合資基金公司債券基金經理表示,在“新股質量參差不齊、發行價格普遍偏貴的情況下,市場一旦往下走,破發在所難免。即使新股破發的風險已被充分估計,但打新賺錢畢竟是大概率事件。加上2010年市場太弱,對基金而言,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并不多,難免會將有限的資金用于打新,從而推高新股發行價格。”

對于債券基金而言,“打新”歷來都被看作是增厚收益的主要手段。然而,隨著市場單邊下跌的風險加大,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以來,債券基金可能不得不謹慎打新,甚至出現個別新發債基考慮不再投資新股的情況。

華富收益增強基金的基金經理曾剛指出,規模稍大的債券基金和較小的基金對抗風險的能力是不同的。“比如,一只只有5億規模的債券基金而言,可動用的打新資金量可以達到3個億。對于一日發行4只新股的情況而言,5億資金面對4只新股,操作的難度也比較大一些,如要確保申購到中意的新股,不得不提高新股詢價。新股上市一旦破發,對于債券基金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