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蓋特納就人民幣匯率和中美經濟關系在國會證詞全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財長蓋特納16日就人民幣匯率和中美經濟關系在國會發表證詞,他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對美國至關重要,但中國需要讓人民幣升值,并且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美國財政部9月16日消息,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F. Geithner)16日就人民幣匯率和中美經濟關系在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 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發表證詞,以下是證詞全文:


“多德(Dodd)主席,委員會各位成員,感謝你們給我機會,讓我就財政部的半年度國際經濟與匯率政策、尤其是人民幣匯率和中美經濟關系發表證詞。”

“我今天將重點闡述中美經濟關系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為確保這層關系完全符合美國人民利益而必須克服的一些挑戰。”

“中美關系給我們帶來非常巨大的經濟利益。中國人口超過13億,經濟繼續以兩位數或接近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中國是我們增長最快的主要海外市場。中國已經使數億人脫貧,中產階級規模也急劇膨脹,現在,中國正在鼓勵以國內需求帶動經濟增長,這最終將為美國產品和服務帶來更多需求。中美貿易和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美國企業和勞動者的機會隨之日漸增多,這是奧巴馬總統所提國家出口計劃(National Export Initiative,NEI)以及我們為刺激就業大范圍增長所采取措施能夠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增速遠快于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速,全球經濟危機之后,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復蘇步伐也更快。”

“2010年年初至今,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和服務出口總額超過530億美元,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出口額比2009年同期高36%,比2008年同期(危機前)高16%。與之相比,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商品出口額依舊比2008年同期水平低8%,這也凸顯出中國市場在我們持續復蘇過程中的重要性。”

“中國是很多美國商品(從農產品、工業產品到服務)的主要市場。在這里我僅舉幾個例子,2010年,中國對美國大豆進口額超過90億美元,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市場。在制造領域,僅2010年,美國已經向中國出口價值接近35億美元的飛機,而美國在汽車及零部件方面對中國的出口增幅超過200%。2009年,在美國二十多個州(數量接近全美一半)的商品出口市場中,中國都位列前三甲,有19個州對中國的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奧巴馬政府的政策就是要確保美國公司盡可能地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機會。”

“不過,我們也在中美關系中面臨艱巨挑戰。我想開誠布公地對我們所取得的進展、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我們將在未來數月甚至數年重點關注的地方發表看法。”

“為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將致力于與中國達成三個核心目標:鼓勵中國調整經濟增長模式,使其更多地依靠國內需求,減少對出口的依賴;讓人民幣匯率朝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邁進;為美國企業、勞動者、農場主、種植戶以及服務提供商與中國開展貿易和競爭提供公平的環境。”

“我們將繼續以綜合以及積極的策略推動中國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這包括奧巴馬總統以及政府與中國高層領導的直接接觸;包括通過戰略與經濟對話(Strategic & Economic Dialogue)、商業貿易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Commerce and Trade)、以及二十國集團(G20)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多邊組織加強協調、積極交流;也包括當中國未履行WTO規定職責時采取爭端解決機制,以及執行美國貿易救濟法維護美國企業和勞動者的權益;還包括與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以及國會各位同事密切合作,確保我們盡可能地采取最佳方法來塑造一個平衡而公平的中美經濟關系。”

中國經濟發展對美國至關重要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影響非常小,但中國領導人也很快意識到,羸弱的全球經濟會傷及中國出口需求。中國很早就積極制定了以國內需求(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彌補出口放緩為目的的大規模刺激計劃應對危機,通過這些努力,中國經濟2009年保持著8%左右的增幅,中國進口需求隨之出現的增長為全球經濟復蘇做出了巨大貢獻。進口增長,加上出口受到美國、歐洲以及其他主要出口市場經濟衰退的限制,使得中國外部盈余2009年顯著減少。”

“不過,隨著世界其他地區經濟逐步復蘇,以及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回歸正常,導致中國外部盈余下降的因素正在逆轉。中美兩國都需要盡力防止全球經濟回到危機前的失衡狀態,這對于中國、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經濟的持續增長都至關重要。”

“很明顯,人民幣匯率必須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不過,匯率升值也需要與縮小儲蓄投資缺口的結構性改革同步實施,這樣才能讓經濟持續恢復平衡。”

“中國采取了多項措施應對金融危機,若這些措施持續下去的話,將幫助其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并且刺激國內需求,其中大幅增加醫療、教育以及養老支出將降低中國家庭為防老而出現的儲蓄需求。中國今后的重點在于推進結構性改革,包括放開利率、取消能源價格補貼、以及解除服務業投資障礙。所有這些措施都將降低中國經濟趨向重工業和出口、遠離服務業和家庭消費的傾向。”

“我們理解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以及國會其他議員對中國匯率政策的擔憂。中國在2005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這段時間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但金融危機于2008年7月加劇之后,中國在事實上讓人民幣重新盯住美元,此后的兩年多時間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幾乎沒有任何波動。”

“2010年6月19日,中國宣布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決定,恢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允許人民幣根據市場力量波動。不過,宣布該決定之后的近三個月時間里,中國僅讓人民幣兌美元升值1%,而且人民幣兌其貿易伙伴國的加權平均匯率甚至在事實上出現貶值。這段時間,中國也繼續對匯市進行大規模干預,以限制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即便人民幣兌美元從2005年開啟了升值進程,但中國實際貿易加權匯率現在僅比1998年至2002年的平均水平高4.9%,考慮到中國的生產率已經在此間翻番,人民幣如此之小的升值幅度毫無理由。”

“根據IMF的判斷,鑒于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非常有限、中國生產率以及收入相比其貿易伙伴國出現的快速增長、經常帳盈余的規模、為限制人民幣升值而持續對匯市實施的大規模干預,人民幣幣值被顯著低估了。”

“我們認同這個結論。我們和中國的貿易伙伴國都擔心,人民幣升值步伐過于緩慢、幅度過于有限。”

“我們將在準備下一份《匯率報告》(Foreign Exchange Report)時考慮中國所采取的措施,我們也在考慮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美國使用哪些綜合工具以及國際多邊方法能有助于鼓勵中國官方在這方面加快速度。”

人民幣幣值低估有助于中國出口部門,也意味著與升值相比,進口商品將更加昂貴。這會削弱中國家庭的購買力,鼓勵美國企業將生產和工作外包,并且讓美國勞動者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更難與中國產品和服務在中國、美國以及第三國競爭。”

“中國未來需要讓人民幣顯著、持續升值,以矯正被低估的狀況,而且需要讓人民幣匯率完全反映市場力量。具體來說,在評估人民幣升值進展時,升值速度和程度以及中國為放慢升值步伐所實施干預的水平,將是兩個核心指標。”

“上一次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時(2005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大約為20%,實際貿易加權匯率升值13%。”

“我們知道,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方向不會一成不變——當匯率更多地由市場力量推動時,人民幣也可能貶值。中國政府也會謹慎地嘗試避免創造‘單向押注’的市場預期,因為這可能引發大量投機資金涌入中國。不過,人民幣匯率必須出現持續升值的趨勢。”

“正如中國領導人所承認的,更加市場化的匯率機制符合中國利益。更加靈活的匯率走勢可以讓中國更加獨立地制定貨幣政策,從而更好地應對中國國內經濟形勢;也將讓中國政府更加有能力實施急需的結構性改革,鼓勵消費,同時不用像之前那樣擔心引發通脹;還將有助于中國為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和國際化做好準備。”

“展望未來,全球需求增長來源必須適應新經濟現實。中國和德國日本等貿易盈余國需要增加國內需求,而美國以及其他貿易赤字國則需要增加儲蓄、減少消費。若中國繼續嚴格控制匯率走勢,將妨礙全球經濟持續強勁增長所急需的調整進程。”

中國需要為美國企業和勞動者創建公平競爭環境

“在匯率政策之外,長時間以來中國在追求出口推動型增長策略的同時還為其國內企業設置了大量保護和優惠待遇。我們依舊致力于為美國企業和勞動者在中國創建公平的競爭平臺。”

“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競爭時應該與中國企業享有同樣的權利,正如中國企業在美國和美國企業公平競爭一樣,這是最簡單的公平原則。”

“但中國政府依舊通過國有企業以及對信貸和其他投入資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參與經濟事務。中國制定的工業政策鼓勵其稱之為的‘自主創新(indigenous innovation)’,其目的是鼓勵發明創造和技術革新,這潛在地對美國企業以及產品、服務和技術構成歧視。中國政府也還沒有履行2001年的承諾,簽署根據WTO政府采購協議(GPA)制定的準則。而且中國依舊保持著投資障礙,阻止美國企業獲得中國企業在美國享有的權利。”

“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中包括提議政府為指定產品提供好處,例如獲準進入中國政府采購市場。若這些措施和其他一些措施得以實施,將威脅正常的與商業知識產權相關的交易,損害市場競爭。”

“中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一樣,在鼓勵國內發明創造和技術革新時都有其正當利益。但與此同時,其政府不應該將美國企業和勞動者置于不利境地。”

“我們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一些進展,但還有更多事情有待完成。我們依舊致力于通過所有可能的雙邊以及多邊渠道達成這一目標。中國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承諾,其創新政策將與非歧視、保護知識產權、市場競爭、開放貿易和投資、以及讓企業自己決定技術轉讓條款等原則一致。中國政府還同意,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White House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主任約翰•霍爾德倫(John Holdren)領導、包括美中各相關機構的專家委員會處理我們尚未解決的事務,以確保美國企業和勞動者不會受到上述政策的歧視。這項程序已在7月份的華盛頓會議上啟動,今秋將在中國召開下次會議。”

“今年晚些時候,商務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以及貿易代表柯克(Ron Kirk)領導的團隊將赴中國參加下次美中商業貿易聯合委員會會議,我們將解決與創新相關的具體貿易和投資問題。”

“盡管中國近期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做法有所改善,但違反知識產權行為泛濫以及知識產權盜竊案總量依舊讓人無法接受。例如,2009年,在美國邊境查獲的侵犯知識產權的產品當中,近80%都來自于中國。中國近期在這方面采取了一些積極舉措,包括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軟件盜版訴訟案以及民事法庭知識產權案件大量增加,但中國大范圍侵犯知識產權的現象仍在影響美國許多行業的產品、品牌以及技術。知識產權保護是一項重要的經濟問題,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夠激勵發明和創新,而這對經濟至關重要。”

“我們將繼續敦促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起訴力度,以使美國企業免受盜版和仿冒品的侵害。”

“中國完全履行WTO承諾、完成加入政府采購協議的談判之后,其利用政府采購制定歧視性政策的能力將受到限制。中國根據在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的承諾于7月份提交了修改后的加入政府采購協議的申請。雖然這份申請有所改進,但力度依舊不足,我們也將繼續讓中國明白,其必須在更大程度上與政府采購協議其他成員的要求一致。”

“中國的投資障礙繼續阻止或者限制著美國企業投資于中國經濟特定領域的能力。減少這些障礙,像美國一樣保持長期開放的投資政策,對于美國創造更多工作崗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情況下,美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包括投資于中國,成為美國商品出口的主要渠道,因而為有助于美國出口企業在國內創造就業。”

“我們計劃敦促中國履行在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的承諾,對外資擴大開放領域,包括特定服務業、高科技產品、高端制造業、節能環保產業,并敦促中國進一步擴大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機會。”

“就我們而言,我們完全承諾歡迎外國投資,包括來自中國的投資。外資能給美國創造高薪工作,帶來新技能和技術。”

美國的政策選擇

“我們非常關注這些政策對我們經濟利益的不利影響,而且謹慎地致力于通過有針對性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本屆政府正在利用一切可用工具來確保美國企業和勞動者能夠在中國公平貿易和競爭。我們依舊致力于推動美中兩國制定政策,為美國創造新機會和工作崗位。”

“我們將繼續鼓勵中國更多地依靠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增長;我們將敦促中國通過各種渠道讓人民幣在未來顯著、持續升值,以反映市場力量,矯正幣值被低估的扭曲狀況;我們也將繼續敦促中國終止歧視性貿易和投資政策,保護知識產權,遵守國際慣例。”

“我們也將繼續致力于借助G20、亞太經合組織(APEC)以及IMF等國際渠道敦促中國通過讓人民幣持續、有意義地升值實現平衡、持續的經濟增長。”

“我們將繼續積極利用美國貿易救濟法處理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保護美國勞動者的利益。商務部也在積極行動,根據WTO規則保護美國公司和勞動者免受中國不公平貿易商品的傷害。我們也將繼續利用各種工具,讓中國履行包括WTO在內的國際貿易職責。”

“最后,我想明確指出:一個強大且不斷發展的中國有利于美國,正如一個強大而不斷發展的美國有利于中國一樣。而從最根本上來說,我們從美中關系中受益的能力更多地取決于我們能否采取行動壯大美國經濟。”

(劉杰 實習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