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公布金融業征稅提案或為華爾街埋下隱患
鉅亨網新聞中心
讓美國人引以為豪的華爾街一直是其金融業發展的核心,不過最近這臺“發動機”卻處處受敵:高盛、摩根大通等巨頭在失業率仍高居不下之際公布天價年終獎,遭輿論尖銳抨擊,隨后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公開表示,對華爾街銀行動用納稅人資金大發紅包表示不快。
本周,奧巴馬正式公布金融業征稅提案,以償還納稅人在政府援助金融業計劃中所蒙受的損失。在這種針尖對麥芒的“精確打擊”下,華爾街銀行到底會受多大影響?
擬10年征稅900億美元
奧巴馬本周四宣布,向華爾街金融機構開征一項總額900億美元的新稅收——金融危機責任費。
根據此項計劃,該稅將由美國國內稅務署負責征收,每年擬籌集90億美元,至少為期10年,將于6月30日起生效。目標對象為資產在500億美元以上的50家大型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控股公司、互助儲蓄銀行控股、保險公司等。另外,凡是資產超過500億美元的大型金融公司,都須根據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繳納0.15%的稅收。
據記者統計,得益于強勁的交易、并購等業務,去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高盛、花旗和美國銀行去年第三季度平均實現凈利潤15億美元,其中高盛更創下單季盈利歷史新高。這些驚人業績要歸功于美國財政部7000億美元不良資產救助計劃(TARP),說到底就是納稅人的援助。
就在征稅消息公布后,有行業分析師就跳出來表示,奧巴馬該舉措將拖累金融行業。SandlerO’Neill的首席策略師羅伯特·艾伯森認為,這將是整個行業的一個拖累,不過好在計劃持續10年,所以結果并不太嚴重。
奧巴馬政府預計,征稅所得資金最終可彌補TARP的全部損失,不過據目前預測,TARP最終花費將為1170億美元,高于900億美元的征稅總額。
征稅象征意義大于實質?
那么,奧巴馬此次征稅到底有多大影響?會否阻礙銀行業復蘇呢?
據研究公司WiscoResearchLLC分析師西恩·瑞恩預測,按征稅計劃規定,摩根大通每年將繳納15.2億美元,合每股38美分;美國銀行每年將繳納15.3億美元,合每股18美分。這意味著摩根大通需將2010年預期每股收益的12%上繳,美國銀行更多達22%。另外高盛和花旗本年將分別繳納11.6億美元和13.7億美元稅收,合每股收益2.01美元及0.11美元。瑞恩甚至還提到,多數稅費都將由上述金融機構的客戶來承擔。
提案出來后,記者發現,摩根大通、高盛等銀行股價并沒有太大波動。截至周四,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股價分別上漲0.27%和1.2%。
南華期貨研究所北京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總監張一偉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指出,從現在公布的資料來看,此次征稅總額不大,對華爾街料影響不大。該計劃更多是象征性的,奧巴馬此舉是在為美國中期選舉爭取支持率。不過相信奧巴馬不會做得太過,因為未來美國經濟還靠金融業推動。
高賽爾首席分析師王瑞雷也認為,此次聲明實質影響不大。首先因為征稅標準是在除去一級負債下征收0.15%的稅,該比例并不高。其次,征稅應該是從銀行收入環節劃去,并非從利潤環節,故不僅不會對盈利、資產負債表影響太大,更不會影響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標。這從周四美股表現就可見一斑。另外,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整體稅賦就已有下降,目前這些銀行業績恢復強勁,相信完全可以自己消化這部分成本。
或為金融業埋下隱患
但是并非每個人都視奧巴馬此次征稅僅為表面工作。
渣打銀行經濟師黃國璋指出,具體解讀奧巴馬的聲明,可發現他首先強調的是償還納稅人在政府援助金融業計劃中所蒙受損失,其次才是打擊部分銀行,從中就可以看出該計劃的真實意圖并非懲罰,而是一種補償。在目前金融業流通量如此大的情況下,相信政府不會推得太猛,否則將對金融業造成中長期利空。
談及影響,黃國璋坦言,該舉措確實可能影響銀行業復蘇。在稅賦提高后,銀行業很可能面臨利率抬高壓力,特別是貸款壓力,另外這些銀行可能在企業融資過程中要求收保證金以轉移部分成本。在整個社會的借貸成本提高后,最終將危害決定美國經濟復蘇關鍵的消費業。短期而言,這種負面影響可能不會浮現,但中長期確實對行業是一種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該負面影響也并非不能化解。政府可以通過建立類似存款保險制度等基金,利用銀行每年向其投入保費來對沖金融系統風險。一旦有銀行面臨破產風險,政府可從中抽出資金進行援助。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