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Good科技CTO:正與中國企業探討合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4月19日消息,Good Technology公司資深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Anders Wasterlid在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透露,正在與中國的許\多大型企業討論業務合作的可能。他表示,不用太久,中國的很多企業就會使用該公司的產品。
Good Technology是手機推送郵件最早的創新者之一,從1996年就進了這個領域並且一直在發展。目前,該公司主要為移動設備上提供移動數據存取和同步工具,移動應用的訪問和其他移動服務。其產品涉及推送郵件、個人信息同步,移動社區網絡、企業信息訪問共享、嵌入式同步引擎和無線設備管理等等。
運行平台的多樣性是Good Technology的優勢所在,其程序能運行在幾乎所有智能手機平台上,如: Android, iPhone, WebOS, WinCE, Symbian, Java, Brew等。
目前,Good Technology在美國的硅谷,聖地亞哥,達拉斯,英國的倫敦,法國的波爾多,中國的北京和天津設有研發中心
Anders Wasterlid透露,該公司正在開發一個名為Good Dynamics的新平台,這個新平台部分基于現有技術,並能使跨越操作系統平台或加入新的操作系統平台非常簡單。
此前,Good Technology已經開發了針對iPhone的應用,而對于熱門產品iPad的支持程序也在開發中,“當iPad來臨之時,很自然地,我們會將我們的解決方案延伸到iPad上面,事實上,在我們天津的實驗室里,我們已經在做iPad方面的工作,使我們的程序能很好地運行在iPad上。我們還沒有徹底做完,但是在實驗室里,我們已經看到程序在iPad上面運行了。”“在兩個星期內,我們應該能做完。”
而在電子書平台上提供移動電郵服務,也是該公司的計劃之一。Anders Wasterlid說:“我們正在跟PlasticLogic簽一個協議,我們已經宣布了與PlasticLogic結成伙伴關系,在電子書上提供移動電郵。值得一提的是,新的Good Dynamics平台的擴展性非常優異,所以,加入新的平台非常容易。”
對于在中國的發展,Anders Wasterlid說,目前其最主要的目標是OEM廠商。“我們有一個嵌入式的解決方案,現在是最適合中國市場的。隨著時間的遷移,我們也會進入中國的企業郵件推送市場。所以,我們盼望著這個機會的到來。另外,很顯然,我們也可以與中國的運營商合作,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技術方案。”
Good Technology的前身Visto Corporation于1996年成立于美國硅谷。2009年Visto完成了對GOOD TECHNOLOGY的收購,並將公司更名為 Good Technology。
Anders Wasterlid表示,收購一直是該公司所要考慮的。“我想我們會關心這兩類公司,一類是他們擁有移動通信和移動協作領域的關鍵技術;另外一類公司是擁有非常強大的在移動平台上的開發能力,並且在上面很有成就。”
在被問及是否有具體的收購目標時,Anders Wasterlid說:“ 是的,但是,我現在還不想公布他們的名字。”
以下為專訪全文:
新浪科技: 您好,Anders, 歡迎您來新浪訪談。
Anders Wasterlid: 謝謝。很高興有機會來這里跟你談一下我們公司Good Technology和我們在中國做什麼。
新浪科技: 我們知道Good Technology 2004年就已經到了中國,也許\是因為你們是做B2B的業務,所以大部分普通人不了解你們的公司。所以,首先你能否先介紹一下你自己和你們的公司呢?
Anders Wasterlid: 好。總的來說,我想說三件事情:
第一,我們是移動手機郵件領域的先驅。你可能知道這個領域的一些其他公司,比如做黑莓的RIM等公司, 我們做的比他們都要早。我們是現在所說的手機推送郵件的最早的創新者之一,從1996年就進了這個領域並且一直在發展。
第二,同時,我們又是一個幸存者。因為曾經有許\多公司在這個領域當中,但現在,他們中的許\多已經消失了。還有一些,是被我們收購了。
從歷史上來說,過去我們比較注重歐洲、美國市場。2004年,我們進入中國,主要為了兩個原因:一是,在這里有非常好的技術能力;二是,將來我們預計在中國和亞洲的更大範圍內,我們會有很多客戶。所以,我們在這里開了兩個新的研發中心,一個在北京,另一個在天津。
第三件事,我想說的是:在過去,尤其在中國,我們不是一個大眾品牌。我們在美國很知名,50%的財富500強公司使用我們的郵件推送技術。雖然不如美國那樣知名,但是在歐洲,我們Good品牌也是被眾人熟知的。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地區,面對大眾,我們尚不知名,但是,我們給許\多著名公司提供了技術,比如:軟銀(日本)就使用我們的技術,LG(韓國)也在使用。我們正在與中國的許\多大型企業討論業務合作的可能。所以,我認為,不用太久,中國的很多企業就會使用我們的產品。另外,許\多著名的運營商品牌也使用我們的軟件來為他們的客戶傳遞郵件。
新浪科技:太好了,你們已經在全球擁有許\多有名的客戶,相信不久,你們在中國也會變得非常有名。同時,我們對你們公司的名字非常感興趣,英文Good Technology。因為你們公司經歷了許\多並購案,公司的名字後面是不是也隱藏著不少的故事?另外,你們的公司名字叫Good Technology,那你們的技術優點體現在什麼地方?
Anders Wasterlid: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實際上,我加入公司時,公司叫Visto,Visto後來從摩托羅拉手里收購了Good Technology,Good Technology此前也是一個手機郵件推送公司,並且在企業市場上很成功\。它有一個很好的品牌,因為品牌很好地闡述了公司的核心價值,那就是提供很好的質量,非常安全地傳送郵件並且幫助大家對所提供的服務有很好的控制。對企業來說,信息安全很重要,因為企業用戶不希望自己的郵件被他人讀到。在收購的時候,因為我們覺得它很好地闡述了核心價值,所以Visto公司改名為Good Technology。另外一點,在市場的很前期,我們在此領域中就有一系列很好的專利。就像我們剛才提到的那樣,RIM公司去年賠償我們2.675億美金。之所以那樣,是因為我們在Good Technology有很好的技術和專利。
新浪科技:好,既然提到了RIM,我們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因為我們也知道他們賠償了2.675億美金,那為什麼他們會給你們那麼多錢?你們現在的關系又怎樣呢?
Anders Wasterlid: 說到關系,實際上,我們不完全是一個純粹的競爭關系。通常,用戶選擇Good Technology的技術是因為他們希望在自己所選擇的手機上閱\讀郵件,在任何的手機上提供郵件推送功\能,無論是HTC手機,LG,Motorola,Nokia或者其它品牌。同時,也因為用戶需要一個完全安全的E-mail解決方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RIM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也提供企業級的手機E-mail服務。當然,在訴訟案結束,RIM賠償以後,他們有權使用我們的專利,所以我們之間已經沒有遺留問題了。但是,我相信他們還會視我們為競爭對手,同樣,我們也會視他們為競爭對手。我們也並非每天正面競爭,而且這個領域當中還有其他競爭對手。這是人們用我們技術的最大原因,所以,我說我們不是純粹的競爭對手,但是我們也不常接觸。
新浪科技:由此看來,這個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呀。
Anders Wasterlid: 的確是這樣。
新浪科技: 除RIM以外,我們知道你們的軟件和服務支持幾乎所有的手機平台,比如說:iPhone, Symbian和其他品牌,所以你們有新的計劃來支持Nokia和Intel共同推出的MeeGo產品嗎?
Anders Wasterlid: 是的。另外,我們正在做的一個未來平台,叫做:Good Dynamics,這個新平台部分基于我們現在的技術,並能使跨越平台或加入新的平台非常簡單。用Good Dynamics,我們可以非常簡單地引入MeeGo平台,當MeeGo平台進入市場的時候,我們會推斷出對MeeGo平台的支持。擁有Good Dynamics平台,使我們具有更強的競爭能力,因為它同時也使我們支持新的Symbian平台, 新的MeeGo平台, 新的Windows平台,比如說,今年年底會出來的新的Windows Mobile 7平台和Android平台更加容易。當然還有其他新的平台,例如,三星即將推出的Bada平台一樣被Good Dynamics支持。我們的所有應用都能跑那些平台上面。
新浪科技:MeeGo以外,我們來談一下iPad, 因為幾天後,許\多人會拿到iPad,他們都會非常喜歡的,所以,你認為iPad怎麼樣,你們有任何在iPad上的計劃嗎?
Anders Wasterlid: iPad是的。我們已經支持iPhone了,實際上,在過去的四個月中,在iPhone平台上,在美國,我們新增了1000多個企業用戶,並且還有許\多歐洲的用戶。對這些iPhone用戶來說,他們用我們的技術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安全的E-mail環境,所以他們可以像用Android和Windows Mobile手機一樣來操作和管理iPhone手機。
對我們來說,當iPad來臨之時,很自然地,我們會將我們的解決方案延伸到iPad上面,事實上,在我們天津的實驗室里,我們已經在做iPad方面的工作,使我們的程序能很好地運行在iPad上。我們還沒有徹底做完,但是在實驗室里,我們已經看到程序在iPad上面運行了。
新浪科技:我們都在期盼著。
Anders Wasterlid: 在今後兩個星期內,我們應該能做完。
新浪科技:好極了。現在讓我們再說說移動互聯網的趨勢,因為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趨勢,我們都非常地好奇,想知道,除了手機以外,你們的解決方案還會用在其他地方嗎?
Anders Wasterlid: 是的。這是我們研發Good Dynamics的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不但會有筆記本,會有手機,我們認為還有介于兩者之間的設備,iPa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我們看到一個很大的設備家族,舉個例子說:我們正在跟PlasticLogic簽一個協議,我們已經宣布了與PlasticLogic結成伙伴關系,在電子書上提供移動電郵。值得一提的是,新的Good Dynamics平台的擴展性非常優異,所以,加入新的平台非常容易。
新浪科技:我們剛才討論了許\多產品的問題,我們知道現在中國市場是個競爭極其激烈的市場,因為所有的大公司都來這里競爭。所以,我想知道,您這次來北京的目的主要是什麼?您會帶來什麼新的計劃到北京嗎?
Anders Wasterlid: 是的。現在我們的中國團隊不僅是服務于中國市場,而是服務于全球市場。這是我們全球最主要的兩個研發中心之一。我來這里,是因為我們在這里發展得很快,我們已經決定在中國要進一步地發展,所以,我們的天津研發中心搬進了一個全新的辦公地點,並且我們在北京開張了一個新的研發中心。我們最近收購了一家公司叫Cloudsync, 做移動設備的管理。我們相信,這將成為我們將來設備管理解決方案的基礎,並且我們已經決定全部的解決方案會由中國北京研發中心所承擔。我們將越來越多的責任交給了中國研發中心,不僅僅是提供支持,而是將很多關鍵領域的主要責任交給了中國研發中心。
新浪科技:您剛才提及天津很多次,我們知道你們到天津6年了,天津研發中心現在發展的如何?
Anders Wasterlid: 作為一個研發地點,天津有好處也有壞處,天津沒有很大的軟件產業,且主要不在手機軟件方面,經過我們的努力,在過去6年中,我們在天津建立了一個非常能幹的,很有實力的團隊。我們的團隊很穩定,所以我們擁有了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團隊。這也是我們在中國的業務的核心力量。我們相信,它跟我們現在在北京建立的新的研發中心會相得益彰。在北京,有非常多的電信和移動技術的研發中心,所以,這兩個相距不遠的中心會形成一個非常好的組合。我乘坐了津京城際快車,僅僅半個小時,就可以在兩地穿梭,真是令人贊嘆。我相信他們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會很順利。
新浪科技:好。我想知道: 你們將會新雇多少人?
Anders Wasterlid: 我們已經開始了,在北京,第一期是三、四十人,在天津到150人。可能我們可以在現有辦公室內容納200人,當然這取決于我們的團隊能否實現現在的目標。我認為我們會很容易地超過這個目標,但是我們會一步步地來。
新浪科技:我們都知道,全球都知道‘中國制造’這個詞,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相對廉價,所以,你認為在電信的研發領域,中國的人力資源比其他國家廉價嗎?
Anders Wasterlid: 是的。
新浪科技:這對你們一定很重要。
Anders Wasterlid: 我不想在這里隱瞞我們的初衷是我們可以在這里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得到很好的研發實力。這是我們來到中國的最大動力。當然,現在外資的大量湧入,當地的人力成本也在上升,這對于中國人民來說,他們需要提高研發能力,因為成本差距在逐漸縮小,所以,每個人都要進步才可以。但是,對此,我並不擔憂,因為,在中國,有很多非常出色的人才。我們需要在這里,當然,整個亞洲對我們長遠來說也是個不斷成長的市場。隨著人力資本的提高,我們在這里的團隊,必須要提供他們的工作效率。當然,我們在過去6年當中,看到了非常可喜的進步,所以,我們在繼續投資,我們看到我們的團隊越來越好,當然,我們在雇佣人才的時候顯得非常的挑剔,我們在人才市場上已經擁有了‘只雇佣最好人才’的名聲。
新浪科技:我們都認為你們來中國的原因是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中國的巨大市場。
Anders Wasterlid: 是的。說到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如果只是因為這個,我們不會來中國,這里必須有很好的能力才行。人才的質量一定要非常好。也就是說,廉而不優不成,要既廉又優。
新浪科技:是的。如果中國人才跟美國人才一樣好的話,這里的人力成本一定更低。
Anders Wasterlid: 就是這樣。這是我們選擇這里的原因。
新浪科技:好,那現在我們來談一談中國市場。中國的電信市場成長迅猛,所以你希望在中國巨大的電信市場上有何種作為?
Anders Wasterlid: 我認為現在我們最主要的目標是OEM廠商。我們有一個嵌入式的解決方案,現在是最適合中國市場的。隨著時間的遷移,我們也會進入中國的企業郵件推送市場。所以,我們盼望著這個機會的到來。另外,很顯然,我們也可以與中國的運營商合作,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技術方案。
新浪科技:中國的情形可能與其他國家不同,我們有三個巨大的運營商,所以,你認為:你們公司會怎樣跟中國的運營商、設備商合作吶?
Anders Wasterlid: 我們已經跟中國的移動運營商有了接觸,我們現在還不是他們的供應商。我們希望有這樣的機會,但是暫時這還沒有發生。像我剛才說的那樣,短期內與設備商的合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許\多設備商看到了蘋果公司在iPhone上的所作所為,也看到了在Android上的所作所為,他們希望他們的手機擁有郵件推送、個人信息同步、社交網站鏈接等等功\能。 所以,他們回來跟我們合作。所以,我認為,這可能是第一個可能實現的商業機會。
新浪科技:是的。除了電信運營商以外,你們跟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有合作嗎,像我們新浪、百度、QQ或者其它這樣的互聯網公司。
Anders Wasterlid: 另外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是:當我們給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服務時,我們會需要內容提供商,這個需求一旦發生,我們就會與新浪和其它互聯網公司結成伙伴關系。現在,我們與國外許\多主要的互聯網公司達成了協議,我們可能無法提供所以內容商所提供的內容,但是我們會關注主流的內容商,當然,一般來講,OEM和移動運營商,他們自己也會跟主流運營商有簽約關系。
新浪科技:當我們提及中國的電信行業時,有很多大型互聯網公司同時也有大量的很有創建的中小型公司,你們是否跟那些較小的公司有購並計劃或者合作計劃?
Anders Wasterlid: 我不能說我們已經有具體的方案,但是舉個例子說: 在過去的1年當中,我自己就親身經歷了兩家在北京公司的評估工作,當然,我們還沒有買任何一家公司,當然,你知道,歷史上來說,傳統上,我們很善于不斷地收購富有前景的小公司。所以,我也完全不排除有這種可能。請記住6年前,在中國,我們就是通過收購一家公司而建立起來的。所以,收購是一張牌嗎,我想是,但並不是說,我們已經有了具體的方案了。如果我們見到與我們業務相近的公司,聯合起來可以變得更強大,我們也許\會考慮收購。
新浪科技:如果你會做並購,那麼您的並購目標是什麼?
Anders Wasterlid: 我想我們會關心這兩類公司:一類是他們擁有移動通信和移動協作領域的關鍵技術;另外一類公司是擁有非常強大的在移動平台上的開發能力,並且在上面很有成就。也就是一個具有非常好的實力的開發公司。
新浪科技:那你們已經注意到了哪些具體的公司了嗎?
Anders Wasterlid: 是的。但是,我現在還不想公布他們的名字。
新浪科技:好。祝他們好運。謝謝你給我們提供這麼多關于Good Technology的信息。現在可不可以談談您自己,我們知道您在這一行業中具有非常好的經歷,而且我們也知道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正希望在國際市場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您對他們有什麼建議嗎?
Anders Wasterlid: 我曾經為西班牙電信集團工作,雖然不像中國移動這麼大,但也是一個很大的全球運營商。運營商所面對的挑戰很多,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很快。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運營商提供移動產品能力在逐漸減弱,對中國的運營商來講,很可喜的是:他們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並且不斷地推出創新的產品的服務。所以,現在,特別在通信領域,像移動的電郵推送和社交網絡,他們具有很好的機會進入並且成為贏家,就像我們所見到的韓國運營商的成功\例子一樣。所以,如果我是在中國的某個運營商的話,我會集中精力在通信領域,在人們互相交往溝通的領域,而避免太多的不相關業務。因為,互聯網是易開而難于維持的,而媒體公司會做相應提供內容的事情,這會是我的建議。中國移動已經加入了與許\多國際主流的大型運營商的合作關系,比如說:有一個叫做JIL,也就是聯合創新實驗室,他們在聯合開發一個為移動瀏覽器做的組件系統。那將為用戶提供新的服務。所以,可以明顯地看到,中國的運營商不滿足于安于現狀,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和主導國際合作。擁有著巨大的國內市場超過10億的人口,我相信他們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變得非常成功\。
新浪科技:另外我還想從您這里得到一點建議,我們知道您曾于2005-2008年擔任OMTP的主席,所以你認為,中國需要有自己的OMTP嗎?
Anders Wasterlid: 我對中國的市場情況不足夠熟悉,所以很難給出特別具體的建議。我認為,運營商對用戶提供可預見的服務是很有利的,這樣,即使用戶換了運營商,他們還可以以相同的方法工作。這是為什麼我說運營商應該致力于通訊服務,不管是語音服務,郵件服務還是社交網絡的服務,他們要考慮一致的用戶體驗,這是他們擁有一個他們自己的OMTP的原因。所以, 雖然他們仍舊激烈的競爭,但是他們可以在某些基本的事情上達成一致,這也是OMTP成立的根本原因。那也就是,如果我們這些大運營商能夠一致地同意某些基本的要素,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影響手機廠商。所以,運營商可以維持他們影響力,確保我們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
新浪科技:最後,我們想跟您討論一下中國的情況。我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在金融危機以後,很多小公司,尤其是在IT領域當中,逐漸萎縮甚至破產,但是大公司基于政府的支持會越來越大,不知您是否注意到這樣的情況?您認為像OMTP這樣的組織怎樣才能夠幫助中小型的企業?
Anders Wasterlid: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認為任何像OMTP這樣的工業組織實際上是打開了一個新的市場,所以OMTP實際上是產生了一套平台規範。實際上就是對其他外部的公司,包括小公司說:如果你願意遵守這樣的規範,我們作為運營商會更願意買你的產品。所以,OMTP所做的是: 為小公司產生一個市場。許\多時間,你可以看到,小公司是更易于受益,因為他們沒有太多既得利益需要保護。所以,如果你是LG、三星或者其它大型消費者品牌,你會感覺到受OMTP的威脅,因為你會認為,運營商是在控制你,而當你是個小公司時,你會想天吶,這是運營商說他們想要的,只要我們遵守規範,我們可以滿足移動運營商的需求。而看起來,移動運營商的需求都是相同的,所以,對我們小公司來說,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變得更加容易啦。
新浪科技:太好了。通常,每次我都會讓受訪者看著鏡頭對他們的客戶說幾句話,因為Good Technology現在在中國還沒有太多的客戶,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想趁此機會對我們的觀眾說幾句?
Anders Wasterlid: 哦,我想說兩件事,Good Technology已經在中國了,我們在中國並且已經6年了,我們還會長期的待下去,我們希望能做兩件事:一件是: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為您提供具體的產品,但希望將來你們中許\多人會成為我們滿意的客戶,另一件是:我們也希望有眾多優秀的人才加入我們,與我們一起工作。雖然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工作,但是我們正為此鋪平道路。
新浪科技:好,謝謝,感謝您百忙中接受我們的專訪。
Anders Wasterlid: 謝謝 。
新浪科技:謝謝。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