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8日收盤上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于原油價格大幅反彈提升了棕櫚油吸引力,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8日收盤上漲,脫離三個多月低點。
綜合外電5月18日報道,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8日收盤上漲,從三個多月低點反彈。美國能源部(U.S. Energy Department)即將公布每周庫存報告,市場預計報告將顯示精煉廠產能利用率增加、汽油庫存下降,這推動原油價格走高,從而提升了棕櫚油吸引力。
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合約價格收盤上漲0.8%至2,445林吉特(760美元)/公噸,結束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下跌態勢。植物油可以用作生物燃料,因此走勢追隨原油價格走勢。
美國原油期貨合約價格18日盤中一度大漲2.7%至71.99美元/桶,最新報71.87美元/桶,為六個交易日以來首度上揚。該合約價格17日跌破70美元/桶關口,為2月5日以來首次,原因是投資者擔心歐洲諸國的財政緊縮措施將拖累經濟復蘇,從而抑制原油需求。
馬來西亞吉隆坡益資利資本(ECM Libra Capital Sdn)高級分析師Arhnue Tan表示,原油價格的弱勢令棕櫚油價格承壓,后者18日的漲勢很大程度上與原油價格的反彈相關。
在全球最大的植物油消費國中國,大連1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合約價格18日收盤上漲1.3%至6,590元(965美元)/噸,豆油期貨合約價格收盤上漲0.9%至7,542元/噸。
市場調查公司Intertek 5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前15天,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較4月同期增加23%至591,887噸。這主要是受到中國需求增長的推動,數據顯示,此間馬來西亞對中國的棕櫚油出口量大增38%至161,700噸。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China National Grain & Oils Information Center)18日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棕櫚油進口量的增加可能提升地方港口庫存量,從而抑制國內食用油價格。該中心指出,地方各港口的庫存量估計在60萬噸,5月份還有28.15萬噸進口棕櫚油到貨。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5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1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可能升至創紀錄的4,600萬噸,因預計未來三個月進口量將上升。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可能創下600萬噸的紀錄新高,5月份進口量也可能超過500萬噸。中國是全球大豆進口量最大的國家。
市場對大豆產量創下新高感到擔憂,導致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2010年年初以來累計下跌8.2%。根據媒體提供的數據,豆油相對于棕櫚油的溢價水平也隨之從2009年末的119.21美元/噸降至65.82美元/噸。
此外,林吉特走強也幫助該溢價水平縮窄。2010年年初以來,林吉特兌美元已累計升值6.7%。
(曹洋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