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價分界線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即將到來的虎年,不同市場區間的車型正在模糊彼此間的價格界限。
舉個典型的例子。曾經長期由自主品牌所把持的6萬元以下市場已經引起了合資品牌的注意,它們大多數都舉起了進軍低價小車市場的大旗;而在出口受挫的情況下,自主品牌為逃脫在低價小型車市場被合資品牌“剿殺”的命運,又不得不向價格更高的市場區間挺進。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高檔豪車與中高級車型之間。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奧迪、奔馳和寶馬等高檔豪車的競爭已升級為規模效益的競爭。雖然豪車國產化的不斷推進和更低級別車型的引進,讓中國消費者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花25萬元就擁有一輛傳說中的豪車,但豪車大腕兒們的這一低頭,卻逼得中高級轎車不得不向價格更低的市場區格尋找生存空間。
總的趨勢是,中國車市的價格正趨向合理化。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盡管與10年前相比,現在中國市場上的汽車價格已下降了一半,不過就同一品牌的相同車型來看,國內售價仍普遍高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且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配置低于發達國家市場上的車型。
令人欣慰的是,日漸成熟的中國市場已經終結了合資品牌汽車的暴利時代,中國汽車與國際市場上的價差也越來越小,而各廠家的產品布局也開始向更廣的領域擴展,無論哪個細分市場上的消費者,都將有更大的選擇余地。
而對自主品牌來說,品牌力能否支撐其產品向更高級別的市場突破,將是未來成敗的關鍵。數年前,奇瑞、江淮等車企挑戰自主品牌“10萬元”天花板的嘗試宣告失敗,但2009年,上汽榮威和一汽奔騰已成功地突破了這道價格屏障,未來的著力點將是繼續向上,挑戰處于更高位置的新價格天花板。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開始。
6萬元:合資車入侵自主陣營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6萬元的標簽就像小學生課桌上的 “三八線”一樣,涇渭分明地將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劃作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大陣營。
不過上海通用已經做好準備要跨過這條楚河漢界,與自主品牌分食6萬元以下的低排量小型車市場,其武器就是1月中旬發布的雪佛蘭“新賽歐”。這款車起價5.68萬元,是由上汽與通用以對等股比合資的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專門針對中國的小型車市場設計的。
事實上,雖然是上海通用率先向自主品牌陣營拋出了這枚 “炸彈”,但在暗中籌劃引進低排量小型車的跨國車企已不在少數。幾乎所有的跨國廠商要么正在推出,要么打算將要推出更低價位的車型。
在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的豐田汽車已明確將小型車計劃納入其全球復興戰略中,目前,這家日本最大的汽車企業正在實施的“EntryFamilyCar”(家庭入門級車型)計劃就有打算將排量為1.0L至1.3L家用小型轎車引入中國,且預計年產量將達到15萬輛。
顯然,引入更具競爭力的小型車產品,已是豐田重振中國市場的重要舉措之一,不過面對上海通用新賽歐樹立的新價格標桿,又有雅力士的前車之鑒,豐田未來推出的家庭入門級小車也將會有一個價格上的驚喜。
日產汽車也宣布將于2010年在中國投產一款基于日產全新V平臺的全球戰略小型車,坊間盛傳這款車就是日產經典小型車March的全新一代產品,但目前日產似乎并不想把這款小車的價格定得過低。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中國,這款V平臺小車的國產化率將高達90%,可最大限度地實現規模效益和成本控制,對于東風日產開拓更低級別的小型車市場十分有利。
大眾也開始醞釀小型車計劃,其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與小型車專家鈴木結盟。目前,雙方已經簽署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大眾將收購鈴木19.9%的股權,而鈴木也將用所獲收入的一半用于收購大眾的部分股權。若相關交易順利獲批,大眾也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在中國推出小型車。
當初,合資品牌之所以集體放棄小型車市場,與該細分市場利潤空間薄、對品牌形象塑造不利等因素有關,如今又是集體重返,不僅與市場的變化有關,更因為這些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已經在利潤和成本之間找到了平衡點,順便博一個制造環保經濟型產品的美名。
“對低排量車的購置稅優惠政策影響以及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是導致合資品牌產品策略產生變化的主要驅動力。”理特管理咨詢公司(ArthurD.Little)大中國區總裁托馬 斯·席 勒 博 士 (Dr.ThomasSchiller)表示,小型車目前是中國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合資企業肯定會和國內廠商來分搶這個蛋糕,“這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全球其他新興市場,甚至成熟的發達國家市場也都有這個趨勢”。
這種趨勢對國內自主品牌的影響也顯而易見。大部分自主品牌在市場上成功的要素就是通過低價來吸引初次購車的消費者,而且當時這一細分市場并沒有外來的競爭者,所以,一旦合資品牌推出價格與自主品牌相當的車型,自主品牌很容易就會在安全、設計、技術和品牌方面被合資對手打敗。
不久的將來,一場關于小型車的惡戰已在所難免。
15萬元:B級車跌破新門檻
14.98萬元,這是北京某經銷商對2.0L馬自達6手動擋車型的報價。雖然該車型的廠家指導價是17.08萬元,但市場終端早已是“降流”暗涌,實際價位已跌破15萬元,成為市場上又一款與A級車直接競爭的B級車。
2009年4月份,隨著一汽馬自達睿翼的上市,馬自達6開始在中國兩代同堂,所以一汽馬自達不得不讓上一代車型屈尊降價,好為新一代的睿翼鳴鑼開道。
不過這一降卻讓已開始進入市場倦怠期的馬自達6重新火了一把,當睿翼銷量還在緩慢爬坡時,老馬自達6卻陷入了供不應求的狀態。2009年7月份,一汽馬自達不得不宣布,將馬自達6全年銷量目標從年初制定的5.2萬輛提升至7.8萬輛,同時將睿翼的全年銷量目標由4.5萬輛下調至2.8萬輛。
這似乎從一個側面說明,較低端的B級車與較高端的A級車搶市場,的確要比死守在競爭最激烈的B級車陣營里來得容易。事實上,B級車的增長速度比小型車和豪車都要慢得多,但競爭的激烈程度卻數倍于上述兩個細分市場。
馬自達6的這種嘗試給其他的B級車品牌帶來了新的思路,同類車型也會跟進。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A級車與B級車之間的價格界線正逐漸模糊。
事實上,廣州本田雅閣最低配的2010款2.0MT車型經銷商報價最低達15.46萬元,上海大眾09款2.0LMFI手動尊享型PASSAT新領馭的經銷商報價最低達14.75萬元,均在15萬元標簽的上下徘徊。而這個價位比卡羅拉、思域、速騰等A級車的高配車型還低。
在車市A、B派系逐漸融合的背后,已經折射出車市競爭日益加劇的態勢,主要產品區間對銷售的驅動效應也開始引發了汽車營銷的變革,而上攻或下壓的營銷策略也已經讓不少汽車廠家“嘗”到了銷量甜頭。
20萬元:自主品牌下注高端路線
在政策的驅動下,自主品牌在2009年實現了“大豐收”。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09年,自主品牌轎車共銷售221.73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9.67%,比2008年提高了3.75個百分點,這一比例已超過了日系、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轎車的市場份額。
其中,上海汽車的自主品牌榮威和名爵銷量達9萬輛,同比增長153%,并且其整車制造部分已實現盈利。這也意味著上海汽車 “高起點、差異化”發展自主品牌的策略初見成效。
虎年伊始,上海汽車又推出了價格區間為12.88萬元至19.28萬元的名爵MG6,這個堪比合資品牌車型的定價充分顯示了上海汽車的自信。
事實上,對相當一部分自主品牌來說,虎年最重要的任務已不再是搶占市場份額,而是提升品牌,沖破價格的天花板。除上海汽車之外,奇瑞也推出成功挑戰紐博格林賽道的G5,而吉利汽車也打算通過“收購沃爾沃”,順理成章地進入高端車領域,比亞迪也在大力宣傳電動車的同時,推出了首款高端中級車G3。
但在所有的合資品牌都在走“價格下探”路線時,自主品牌想要逆勢而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汽車首席分析師程曉東看來,市場供求關系是影響價格變化的最主要因素,一旦市場上現車供應充足,那么各品牌車型的廝殺就將逐步趨于白熱化,價格戰也將不可避免。
事實上,從目前各企業公布的產銷計劃來看,多數廠家都在增資擴產,自主品牌的擴產計劃尤顯激進,其中華晨汽車的產能將從34萬輛調整到45萬輛,吉利汽車從33萬輛調高到40萬輛,上海汽車增加產銷量9萬輛,而比亞迪汽車預期產銷翻番,目標達80萬輛,江淮汽車更將產量同比增幅上調至150%。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總產銷規模計劃已達到2000萬輛,但專家預期,虎年市場將很難再現2009年銷量井噴式的超預期增長。
“隨著政策利好刺激的逐步減弱以及下半年大量新增產能的快速釋放,犧牲部分利潤和價格空間降價促銷將是廠家最有為效的市場生存手段,2010年單車價格戰血拼將重回大眾視線。”程曉東說。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自主品牌執意價走“高端”的突圍之戰必將面臨較大的風險,但或許,在合資品牌開始爭搶“入門級”市場的新形勢下,這已是自主品牌為生存不得不做的一場冒險。
25萬元:豪車挑戰親民底線
或許很多人還沒有注意到,現在28.8萬元就可以買一輛奔馳。這不是傳說,進口奔馳B200的價格區間就是28.8萬元至31.80萬元。
這還只是官方價格。這市場上,寶馬318i的價格也在不斷下探,來自經銷商的報價最低已接近25萬元,這個價格甚至低于某些中高級轎車。
事實上,走“親民路線”已是德系三大豪華品牌的共識。除奔馳外,奧迪也在通過較高的國產化率優勢,進一步降低豪車產品的價格。其中,即將在今年春天上市的國產奧迪Q5價格區間在37萬元至53萬元之間,這個起價至少將同類產品的價格門檻壓低了10萬元以上,也把其他競爭對手置于了一個尷尬的位置。此外,奧迪還推出了售價僅為29.1萬元的A4L1.8T車型。
消費稅的調整和金融危機的影響加速了豪車品牌的價格下探。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國內豪車市場上的主流品牌均已完成了一輪3.0升以下排量車型的布局,就連向來謹慎保守的雷克薩斯也加速了對小排量車型的引進。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國內入門級豪華車的銷量幾乎占了豪華車市場的80%。
在即將到來的虎年,這個趨勢會愈加明顯,豪華車們將不再拘泥于高高在上的品牌形象,無論是產品引進還是價格策略都開始加速下探,變得越來越親民,一個典型的特征是,豪華車在個性化、年輕化和排量小型化方面的表現正日趨明顯。
除價格外,各豪車品牌還通過力推金融信貸產品,進一步降低其門檻。其中,奔馳專門針對C級轎車制定了“低息低首付”全新購車金融個貸方案。以奔馳C200K標準型為例,據此方案,消費者只需支付最低25%的首付金額,即8.7萬元,就可提前將車開回家。
顯然,國內豪車正在從品牌時代向市場時代過渡。如果說若干年前,豪車品牌在中國比的是尊貴和檔次,那么現在,各豪華品牌更看重的是市場,比的是占有市場的能力。值得肯定的是,這正是中國豪華車市場漸趨成熟的重要標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