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布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 2010年開采可能大幅收緊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土部公布2010年全國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89,200噸,該數據比09年有小幅上升,但與中國09年約12.5萬噸的實際產量相比,仍然是大幅下降,預計隨著需求的回升,2010年稀土市場的前景看好。
據中國證券報3月16日報道,3月15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2010年鎢礦銻礦和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已于日前下發。國土部將繼續對鎢礦、銻礦和稀土礦實行開采總量控制管理,2011年6月30日前,原則上暫停受理新的鎢礦、銻礦和稀土礦勘查、開采登記申請。2010年全國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89,200噸,其中輕稀土77,000噸,中重稀土12,200噸。
第一財經日報認為,盡管這一組數據比國土資源部2009年下達的指標有小幅上升,但與中國2009年約12.5萬噸的實際產量相比,仍然是大幅下降。2009年全國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82,320噸,其中輕稀土72,300噸,中重稀土10,020噸。
稀土被稱為“工業味精”。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資源國、生產國和出口國,最近幾年,國外對中國限制開采和出口稀土產品爭議頗多。
從2005年開始,中國稀土產量連續5年超過10萬噸,2008年產量高達12.48萬噸。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稀土消費量約為13萬噸,其中中國國內消費約7萬噸。
雖然中國稀土提供了全球絕大部分的稀土產品,但是出口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初級產品,附加值非常低。而國外則通過購買廉價的稀土礦,加工成附加值極高的產品。
最近幾年,如何更充分利用好資源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中國優勢礦產資源,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了《稀土工業發展專項規劃(2009-2015年)(草案)》(下稱《草案》)。
第一財經日報援引中國有色金屬設計研究總院教授王國珍稱,工信部2009年進行的稀土規劃,計劃未來幾年的產量不止8.92萬噸。《草案》中提出,計劃2009-2015年,稀土礦產品年生產總量控制在13萬-17萬噸。
2010年稀土市場的前景看好
另據中國國土資源報報道,飽受全球金融危機煎熬的稀土行業2010年以來價格日漸止跌反彈,市場整體持續呈現回暖上升態勢。專家預測,隨著中國對稀土戰略性資源保護力度的加大和監管措施的加強,以及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新一輪需求拉動,2010年稀土市場的前景看好。
業內專家指出,2010年全球需求將從上年的9萬噸大幅上升至14萬噸左右,稀土實際供應將趨于短缺,預計全球的稀土供應能力將在10萬-13萬噸之間。2010年的稀土需求將增長56%,其主要原因是未來世界范圍內新能源和環保產業迅猛增長,將極大地拉動對稀土產品的需求,稀土產品在混合動力車、風力發電機以及節能燈等環保型產品的應用需求將持續回暖,并大幅增長,同時稀土產品在環保技術中發揮的作用也將越來越重要,且需求強勁。
中國稀土產品60%以上依賴出口。一段時間以來,受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進一步放慢的影響,稀土用量增長緩慢,尤其是世界稀土主要消費國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稀土市場低迷。同時,稀土產能依然過剩,無序、過度的低水平開發現象仍然存在。
但從長遠市場來看,未來幾年,隨著經濟走出國際金融危機,全球對稀土需求將加大,供求逐漸趨于平衡。同時國家工信部即將出臺《稀土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和《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等相關政策,在稀土礦開采和出口方面有了嚴格的監管政策,并且在未來六年里國家將不再批準新稀土礦的采礦權,這將推動稀土價格逐漸上漲。另外,稀土是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資源,應用廣泛,稀土產品下游消費繼續保持著平穩增長的格局,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稀土材料的推廣,將極大地推動中國稀土需求增加與行業發展。總體看來,稀土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馬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