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向好 調控難安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天津考察時稱,當前國民經濟繼續回升向好,但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宏觀調控面臨兩難問題,應防止多項政策疊加的負面影響。
此言一出引發了市場的廣泛猜想。時下A股不斷尋底,這似乎在拷問調控政策轉向的底線。當前房地產調控似乎還遠未結束,接下來十一五時期節能減排目標需要加速推進。
引發市場不確定性預期持續加深的原因還包括,價格型貨幣政策調控工具的何時會落地。管理通脹預期、促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以及繼續支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上半年宏觀調控中,說不清也道不明。
在應對危機期間總理曾說過一句振奮國民人心的話,“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如今,決策層多次表述經濟已在持續向好,并強調維持調控基調不變,但這一表述并未獲得市場的認同。
為回收市場多余的流動性,央行年內先后三次上調準備金率,在公開市場操作連續回收流動性超過萬億。為遏制房價這匹脫韁的野馬,房地產調控是出了一波又一波,似乎“房價不跌,調控難安”。
為何在經濟持續向好的階段,市場預期與政府旨意出現如此大的相悖?分析師認為是市場對基本面信心不足。決策層對調控方針的維護,并沒有維穩市場預期。
歷史經驗表明,為應對經濟快速下滑危機,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可以在短期內彌補因市場總需求不足,而引發的投資下降和失業增加。但是,市場對于政府刺激政策何時退出或者說如何退出,存在較大的爭議。
調控政策頻頻通過試錯來調整方向,樓市調控就是如此。如果官方統計數據能在樓價瘋狂上漲的階段揭示出問題所在,后期的樓市調控局面也許就不會如此復雜。高房價已經率先實現了國民財富再分配,這比財政每年增加社會保障的力度還要大。
當前政府投資在逐步退出階段,遭遇了通脹指數持續高企、房價屢創歷史新高,同時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有增無減。先是東歐償債危機、擔憂美元貶值前景、接著是出現在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在此期間,游資更是利用調控政策的遺漏四處出擊,中國市場也不例外。
地產調控收緊,游資轉戰大蒜、辣椒、雜糧市場頻頻得手。游資也轉戰過煤炭市場,但結果在強行收編后完敗而歸。當前工業產出加快增長,但節能減排不降反升。樓市調控在最為嚴厲的政策出臺后陷入觀望期,但易漲難跌的剛性在考驗政策調控的決心。
溫總理對經濟形勢的表述被部分專家理解為,加息或推遲,緊縮調控的節奏可能會放慢。在當前關鍵時期,調控能放松嗎?對于廣大國民而言,這幾年調控確實精彩,但不知用意幾何。究其原因是,貧富差距擴大后,民眾關心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藥到病除的良方。
(陳洪亮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