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板塊 它們中間一定會跑出大牛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這是一個有無限想象力的領域,
它甚至會沖擊你的極限。
它叫信息技術。它鋒芒畢露。
3G、云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手機支付,
等待不需太久。
理財周報資本市場實驗室提醒關注。
農行終于破發,A股市場顛撲不破的真理再次印證:所有的護盤都是紙老虎。
另外可以說明的是,2010年的結構性行情仍將繼續。換言之,消費、醫藥、新能源、信息技術等仍將站在資金舞臺的中央,盡管市場出現了調整,但我們將其視為多頭的主動性調整,強勢的中小板綜指(399101)在周線8連陽后上周收出第一根陰線,K線原理通常將其視為一個介入機會。
或許風險挺大,所謂的金九銀十在A股的歷史表現中并不出彩,但對信息技術卻是一個例外,回想一年前9月中旬,物聯網的揭竿而起宣告了科技股重新回歸資金視線,而比較理財周報的前三期發現者專題系列,信息技術同樣是機構駐扎、政策推動,卻是2010年以來漲幅相對小題材板塊。
它們中間一定會跑出大牛
上周五,有“鋰”走遍天下遭遇重擊,醫藥題材眾多,卻是一蟹不如一蟹。市場總在重復過去的故事。流動性泛濫帶來的題材行情不會結束,每次的調整都是在醞釀新的興奮點。可以看到有色走強,也可以看到消費走強,但作為題材,它們都不如信息技術有沖擊力。這是一種市場認可的泡沫循環游戲。
事實上,去年底到今年初的一波科技股浪潮后,很多信息技術個股都走出了長莊運作模式,其爆發力雖不及新能源和醫藥,但人氣和賺錢效應絲毫不減。
先鋒部隊如東華軟件(002065.SZ)、遠光軟件(002063.SZ)、長電科技(600584.SH)等,近期均創出新高,盤面可謂攻守有序;后續部隊陣容同樣龐大,云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3G、手機支付、信息安全、地理信息等,吸引了大批量的機構資金,其中大部分采取了鎖籌策略,這恐怕可以作為近幾個月信息技術股溫和上攻的注腳。即游資懼怕機構砸盤,籌碼無法形成高速輪轉。
但事實上,科技股1664點以來的股性可謂活躍,群眾基礎可謂良好,在題材漲幅的比價效應和政策的持續預期帶動下,一定會有大牛出現。
從概念向淺藍延伸
一直以來,信息科技都被冠以概念的帽子,市場存在主要來自于交易價值和政策紅包,似乎離現實很遠。
但它們正在產生利潤,并成為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之一。
普遍的預期是,云計算的產業年復合增長率將在28%左右;物聯網未來5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成;3G、三網融合、移動支付盡管尚未出現爆發式增長,但產業蛋糕巨大,產業鏈條上的上市公司都將明顯受益。
回到市場,7、8月份動輒幾十只個股漲停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炒作式微的背后是價值的再次凸顯,上周醫藥和消費板塊明白無誤的告訴了這一點。信息技術作為市場上容量巨大,分支紛繁復雜的板塊,在品種的選擇上更應注意公司的本身質地。
如物聯網產業鏈中的感知層、三網融合中的光通信、手機支付中的芯片制造,地理信息系統的GIS技術,等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