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多種有害氣體 大連油管爆炸或釀生態災難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連新港16日發生油管爆炸事故,儲油罐體爆炸會產生40多種有害氣體,此次事故可能致生態災難大考。
據每日經濟新聞7月20日報道,2010年7月18日晚上9點,大連開發區新港碼頭,依然擠滿了消防車。兩天前的7月16日18點10分,該碼頭一條輸油管道發生爆炸,繼而引起另一管道起火,火場先后發生六次爆炸,同時導致原油大量泄漏,直入黃海。
位于遼東半島南端的這里,是中國規模最大、水位最深的現代化深水油港,目前已形成擁有20個油品碼頭、年通過能力可達8,000萬噸的國際油品與液化產品轉運中心。
來自鞍山、錦州、撫順等遼寧14個省市的4,000多名消防官兵,展開緊急救援,輪班對爆炸的核心區域進行冷卻,以防再度發生意外。
爆炸產生多種有害氣體
18日晚,在往爆炸核心區域行走的過程中,化學藥品的味道,刺鼻難耐,帶上口罩也無濟于事。而不知名的氣體讓眼睛無法睜開,流淚不止。
相關資料表明,刺激性氣體主要為氨氣和硫化氫等,二者都屬強烈的神經毒物,對粘膜有很強的刺激作用,輕者臨床癥狀表現為流淚、眼痛等,重者可突然昏迷、呼吸、心跳驟停。
大連環保局副局長吳國功在現場說,這種儲油罐體爆炸會產生40多種有害氣體,目前大連環保部門正在對現場附近一兩公里范圍內的大氣進行檢測,已經形成了3,000多個數據。
五年前,英國邦斯菲爾德油庫同樣發生爆炸,形成的有毒濃煙彌漫至倫敦上空,形成“黑雨”,而有毒氣體導致人們呼吸困難、眼睛不適等,最終導致百余所學校臨時關閉。
16日的爆炸,讓位于大孤山半島上的新港碼頭,成為一片火海,臨近爆炸地點的工人撤回大連開發區,有的借住在親戚家里,有的在網吧待了一宿。事發之后不斷產生的濃煙、氣體,隨著風向漂到了市內。
在新港生活了33年的清油工人王楷(化名),事發時正在距離爆炸地點近200米的地方,他用自己的手機拍下了當時的場景,火光沖天,煙霧彌漫,他說自己當時感到快要窒息,氣味非常難聞。
掌握了一份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其中稱大連原油儲備庫儲備油的來源主要為性質以沙特輕質油為代表的高含硫原油,以及以印尼米納斯原油為代表的低含硫原油。原油屬于易燃易爆品,在儲存和收發油過程中存在發生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該書中稱,對人體健康的危險性通常是指物質的毒性,毒物的危害程度則通常分為極度危害、高度危害、重度危害和輕度危害。結合原油的毒理性質,可以看出原油具有一定的毒性,屬于重度危害,存在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風險。
大孤山被列為高風險事故區
王楷一直為大孤山半島上面的油罐擔心,他帶領記者爬上一棟樓的樓頂,手指著發生爆炸的地方說,幾天前爆炸的地方往東全是大海,這幾年填海造地,在上面全部建成了儲油罐,一旦發生更嚴重的爆炸,整個大孤山就炸沒了。
據了解,大孤山半島約25平方公里,區域內布局了近20個大型化工、石化的生產、儲存、轉運項目,環境風險問題十分突出。據媒體報道,早在2006年國家環保總局對全國127個重點石油、化工企業進行環境排查時,遼寧省有18個項目列入重點名單,其中大孤山半島就有6個,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已將該區域列為高風險事故區。
大連安監局副局長孫本強說,“我們早就考慮過對這個地區需要進行封閉化管理,因為危險度很大,正好在爆炸發生之前,我們對這個地區經過了安全評價,現在專家正在形成審查意見。”
從樓頂遠望,一棟棟儲油罐體相距不遠,難以計數。王楷說,大孤山半島化工企業非常集中,是全國石化行業安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這里的企業大多數屬于一級風險企業。
在掌握的《環境報告書》中,對于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儲油罐體發生爆炸的成因做了預警,稱儲油罐內的硫含量非常高,原油罐上的氧化鐵或鐵與原油中的硫長期發生腐蝕作用而生成硫化亞鐵,如果這些硫化亞鐵沉淀物暴露于空氣中,可發生氧化放熱反應,最終會導致火災事故。
日前,大連安監系統牽頭,會同當地監察局、總工會等部門,開始對坐落在整個大孤山地區的油品儲存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尤其對爆炸有可能損傷的罐體和罐線進行檢驗。
生態災難大考
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的一位員工說,爆炸發生的地底下,有個能通行兩輛汽車之寬的排洪渠道,漏出的原油經由此道大量入海。
7月19日早上十點,大連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大連海事局副局長王勇告訴記者,17日已經清理出的海上漏油有50噸,截至目前,已經回收的漏油有180噸,估計19日一整天能回收160噸。
周邊附近的漁民,自發清理海上油污。已有800多條漁船加入,漁民用勺舀出海上浮油。另外國家海洋局的4艘吸油船,于19日上午抵達污染海域,采取鋪設油氈、麻袋、草褳等傳統清污方式進行清污。大連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欒玉瑄在發布會上稱,海上清污工作大致需要4至5天時間,才能完成。
18日下午,在大連療養院后面的海邊,海面上漂浮著厚厚的油污,超過了一個礦泉水瓶的高度,在潮汐作用上,不斷被推到岸邊。海邊亂石被油污包圍。
中國船舶燃料大連供應公司,距離海上主要污染區域只有百米之遙,該公司的一位門衛說,現在海上漂浮的原油很厚,這次清理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外界質疑,采取傳統的鋪設稻草、油氈等方式,能否在短短幾天內清除海上污油,大連市政府秘書長徐國臣對此表示樂觀,他稱已經從山東、河北等地調集了吸油船只,應能即時清除海上污油。
大連市環保局副局長吳國功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說,已經在事發區域設立了25個監測點,其中有10個在海上,目前一些數據正在統計,但是經過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的檢測,事發區域下風向的空氣狀況良好,大氣環境較日前明顯改善。
吳國功介紹,海面油污的擴散和海上潮汐、大風都有關系。據了解,目前的海水污染已經從之前的50平方公里,擴散到100多平方公里。而欒玉瑄說,當天爆炸發生之后檢測到海面污染為28平方公里,17日下午擴展到50平方公里,通過18日的檢測,已經縮小到45平方公里。
而此次海上污染事件絕非孤例,早在五年前,大連港新港港務公司的一艘萬噸油輪突然滲漏,由于防堵及時,才未能造成大面積海域污染。
18日下午,一位當地官員表示,該區域的安全和消防措施或許遠遠不能達標,而作為事件主體的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選擇了沉默。19日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沒有出現,致電該公司,座機一直無人接聽。
至今,黃海海面黑浪翻滾,清污工作依舊持續,爆炸的罐體,濃煙依舊外冒。
(王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