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有外資銀行高管認為:房地產貸款占比不超30%更健康

鉅亨網新聞中心


作為房地產市場融資的主要來源,2009年銀行對其可謂“鼎力支持”。昨日,兩位外資銀行高層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從銀行風險防范的角度,房地產貸款一般控制在不超過貸款總量的30%比較安全,而在房貸組合中,個人按揭貸款的風險遠遠小于開發類貸款。

關注單一客戶授信風險度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全年資金來源57128億元,比上年增長44.2%。其中,國內貸款11293億元,增長48.5%;個人按揭貸款8403億元,增長116.2%。

對此,一位外資法人銀行副行長表示,去年全年,房地產貸款增長是比較正常的,但是下半年以來增長相對過快,樓市價格也有些偏高,今年應該會有一定的調整。


去年底以來,國家連續出臺多項房地產調控措施,包括落實二套房貸款收緊政策。銀監會近日也發文指出,要加大對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業務的監管。

某外資銀行個人銀行總監表示,國家針對房地產市場的一系列監管政策,主要是為了控制房地產市場過熱,而銀行貸款又是房地產市場主要的資金來源,控制房地產泡沫就是防控銀行不良貸款增長,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不過,房地產企業依然是銀行較為青睞的客戶。據本報統計,去年最后兩月,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幾家中資銀行先后對國內房地產企業授信近千億元。

“由于國內房地產開發商以國有和民營企業為主,中資銀行比較偏向于做開發貸款。”上述外資銀行副行長表示,“但自去年底國家開始收緊信貸,不少銀行也開始注重信貸質量,對于高風險的貸款選擇不做,銀行更愿意與有一定規模的開發商合作,而不像去年那樣‘瘋狂’放貸。”

另一家外資銀行高層也表示,分散風險不僅是看某個行業的風險,單一客戶授信風險度的衡量也很重要。

開發貸款風險遠超個人按揭貸款

事實上,從我國香港地區及海外經驗來看,房地產開發貸款是銀行謹慎對待的業務,也并不一定是“香餑餑”。

一位外資銀行對公業務負責人昨日對本報表示,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該行房地產貸款占銀行貸款總量的比例不超過30%。“每家銀行這一比例都不一樣,我們銀行是比較保守的。”

上述外資銀行副行長也表示:“一般來講,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在30%以下會比較安全。另外,也要看房地產貸款的組合,開發貸款占比較大則意味著風險比較大;如果按揭貸款業務占比較大,風險相對較小。”

上述外資銀行個人銀行總監也表示,從歐美市場來看,銀行做開發貸款的并不多,對于這部分業務比較謹慎。“中國市場的按揭貸款是資產質量非常好的一塊業務。”他表示,這主要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保持上漲的趨勢,按揭業務的風險就比較小。此外,中國個人按揭貸款客戶的資質也非常好。

雖然不少機構對于2010年的房地產市場仍較為樂觀,但是,房地產市場的信貸風險仍讓人擔憂。上述外資銀行個人銀行總監就指出,個人房貸業務是否真正存在風險還要看很多數據,例如購房和投資比例、首套房和二套房貸款的比例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