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走弱 預示后市寬松貨幣政策環境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月份國家經濟數據相繼出爐,反映出一月份我國宏觀經濟承壓明顯。數據顯示,2015年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pmi指數下降反映出一月份我國企業原材料采購不積極,企業訂單相對減少,側面反映出市場需求不旺盛。另一方面,從我國進出口數據來看,2015年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1.23萬億元,下降3.2%;進口0.86萬億元,下降19.7%;貿易順差3669億元,擴大87.5%。考慮到春節因素影響,經過季節調整后,1月份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降幅分別為7.1%、1.3%和14.4%。
進口貿易量的減少,反映出國內市場需求弱勢;出口貿易量的減少,說明我國對外出口壓力增大,這與國際市場需求減弱,海外國家國內經濟壓力也凸顯有關。歐盟等不少國家采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本國貨幣貶值,相對也削弱了我國出口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另外,東南亞等國家制造業的崛起,更低的勞動力成本,也導致我國普通商品的國外市場競爭力減弱。保障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還需要調整我國經濟結構,增加出口商品的含金量。
就1月份的經濟形勢來看,宏觀經濟壓力不容小覷。央行在2月4號晚間,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也是自2012年5月以來第一次普降存款準備金率。由此可見,央行動作較大。然而央行降準,a股卻低開高走,與人們的預期有很大的差別,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還應該聯系央行降準的根本目的來考慮。央行降準並非為了點燃股市,而是為了輸血實體經濟,避免資金純粹流向股市。加之一月份實體經濟數據普遍低於人們預期,宏觀經濟承壓明顯,資本大量外流等,這些實際的負面訊息導致a股當前的表現。
央行降準是迫於多方壓力,宏觀經濟承壓,年末資金普遍緊張,降準是為了防范流動性風險的發生;其二,降準是為了輸血宏觀經濟,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降,有望營造寬鬆的貨幣市場,產生貨幣乘數效應。未來可能還會有二到三次的降準降息。主要是因為當前歐盟、東南亞等不少國家采取寬鬆貨幣政策,中國也需要讓人民幣適度走弱,來保障出口競爭力;二來也主要是為了保障經濟增速,穩定就業,預防經濟下滑。
除此之外,央行在2014年年末,采取了有針對性的降息行為,對房地產有所刺激。當前的國際市場環境以及國內宏觀經濟狀況,倒逼央行采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穩健財政政策,為了保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以及穩增長、保就業,2015年中國有望將進入降息周期,類似的政策還將繼續施行。這些動作對房地產和金融行業有一定的利好。不過,根據一月份慘淡的經濟數據來看,央行降準確實可以稍微前置。當然政策出臺的時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央行也要規避“政府出手救樓市”的輿論壓力,未來降息步伐還是會緊密結合經濟發展的需要。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馬遙表示,與此同時,1月cpi同比上漲0.8% 自2009年11月首次低於1%。這預示著2015年我國經濟有通縮的危險,商品價格不斷下跌,消費者卻較為冷靜,消費欲望較低,這不利於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宏觀經濟承壓明顯,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刺激經濟的穩定發展。政府可加大投資,拉動相關行業經濟增長;采取寬鬆貨幣政策,刺激出口;完善社保制度,提振國內消費等來保障經濟平穩發展。
至於房地產行業,長期看,今年樓市較去年會有一定程度的復甦,但是具體還要看宏觀經濟走勢情況。2014年樓市量價齊跌,2015年樓市依然面臨高庫存、低周轉、資金鏈壓力大等挑戰,去庫存依然是2015年前三季度的主題曲,第四季度,樓市有望逐漸好轉,庫存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加上前期房地產拿地、開工、投資放緩,住宅新增量有限,到年末樓市有望回暖。不過,這些都需要在宏觀經濟保持相對穩定的局面下。未來房地產行業雖然增速放緩,但是熱點城市住宅需求、商業用房需求仍然旺盛。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