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證監擬修改法規 讓內地中小企香港上市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隨著農業銀行 (1288-HK)(601288-CN) 來港上市,市場關注有條件來港上市的大型國企是否已「買少見少」。不過,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部主任童道馳表示,中證監考慮修改法規,讓內地中小企來港上市。一旦落實,外界相信可為香港新股市場注入新動力。

《星島日報》報導,童道馳昨出席港府在上海舉辦的金融論壇時表示,中證監考慮修改法規,讓內地中小企來港上市,他說,內地有很多企業有集資需要,中證監希望部分具備條件的企業,如果願意到境外上市,會支持他們利用兩個市場,因此希望能夠修改有關的法規。


他說,過去有許多企業為了規避相關的規定,以紅籌方式到境外上市,帶來一連串問題,因此希望能夠改變這一局面,修改相關的法規,支持內地中小企通過正規渠道,充分利用香港及境外市場上市融資。

出席論壇的香港上市委員相信,童道馳所指的應是內地較小型的國企,他認為,修改法規讓更多這些公司來港上市屬好的意念,可為本港帶來更多上市發行人。

港交所 (0388-HK) 主席夏佳理在同一場合亦表示,據他了解,內地公司要達到一定規模,才可以到境外市場上市,如果修改條例對中小企作出放寬,可能對香港市場有影響,但只要中小企優質便沒有問題。

被問到港交所是否有能力應付大量內地中小企來港上市的審批工作,夏佳理笑言:「不可能有生意不做!」對於此舉是否因為尚未來港上市的大型國企已所餘無幾,夏佳理認為,有很多大型國企仍未來港掛牌。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香港的機構投資者,對內地中小企認識不深,對這類股份未必有很大興趣,相比之下,這類中小企在深圳創業板掛牌可能更受歡迎。譚紹興又指出,美國 Nasdaq 市場有莊家制,為中小企股份提供流通量,而美國的創投基金數目眾多,因此對一些內地中小企來說,到 Nasdaq 上市或能較到香港更具吸引力。

另外,上交所副總經理劉嘯東表示,跨境 ETF 可以作為國際板的前奏,由於 ETF 與恒指等指數掛,與單一公司比較相對平穩,符合國際化戰略。至於今年是否一定可以推出跨境 ETF ,則要先解決技術問題。童道馳表示,在內地引入港股 ETF ,要研究停牌機制、開市時段差別及託管等問題,但技術工作已在最後階段。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亦表示,港股交易所買賣基金 (ETF) 在內地發行,目前兩地監管機構在多個問題已達到共識,但未知何時可以落實。

另外,證監會主席方正表示,將來港股 ETF 若在內地買賣,投資機構亦需要透過境內合資格機構 (QDII) 額度才可買賣,即使產品推出,亦不會對港股構成大幅波動。至於,人民幣清算協議新修訂周一落實後,審閱人民幣產品發行申請;審批過程與其他產品一樣嚴謹。他提醒投資者要注意產品的風險,而日後若有企業在港上市,以人民幣集資,投資者亦要留意匯兌風險及股票質素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