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油脂考察:豆油暢銷豆粕脹庫
鉅亨網新聞中心
現階段張家港地區豆油銷量好,工廠開工率很高,但也使得正值需求不旺的豆粕出現了“脹庫”的問題。目前養殖業整體處于低迷期,豆粕的供應壓力加大。
據期貨日報6月24日報道,由大連商品交易所組織的華東油脂油料考察活動于日前展開。本次考察的對象主要包括華東地區油脂壓榨、倉儲和油脂油料消費企業。
6月22日,考察團參觀了中糧旗下的東海糧油工業(張家港)有限公司。東海糧油是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旗下6家油脂壓榨企業中最大的一家,由ADM、沃爾瑪參股,中糧控股的合資企業,公司擁有7萬噸級的港口,年吞吐量達700萬噸,擁有30萬噸的油脂存儲量。同時,東海糧油是大商所豆粕和豆油的廠庫交割點,也是棕櫚油和菜油的倉庫交割點。其中,棕櫚油、豆油和菜籽油交割最大容量分別為1萬噸、4.5萬噸和1萬噸,各品種油脂日發貨量上限分別為1,000噸、3,000噸和1,000噸。去年公司共交割了86,020噸豆油、16,000噸菜油和5,000噸豆粕。今年5月公司交割38600噸豆油,其中15,050噸已經提現,其余受限于客戶運輸能力未能提現。公司附近有豆油現貨交易市場,客戶倉單提現后,可做現貨交易。
據東海糧油油脂銷售部門負責人介紹,公司全年開工率平均70%左右,現階段張家港地區豆油銷量好,工廠開工率很高,但也使得正值需求不旺的豆粕出現了“脹庫”的問題。除此之外,據該公司飼料銷售人員介紹,由于豬肉與禽類價格低迷,目前養殖業整體處于低迷期,飼料企業采購豆粕的積極性也受到嚴重打擊,豆粕的供應壓力加大。
與此同時,棕櫚油目前銷售情況也很不理想。該負責人介紹說,由于今年氣溫反常,溫度一直偏低,加上20公斤的中包裝油市場銷量一直較好不利于棕櫚油攙兌,棕櫚油攙兌市場一直不活躍,消費量的受限使得棕櫚油庫存高企。另外,年初國內貿易商參照以往年份的棕櫚油消費量大量訂貨,也是目前棕櫚油港口庫存壓力較大的原因之一。
目前國家出臺政策限制加拿大黑脛病油菜籽和阿根廷豆油進口,對植物油價格的影響已經顯現。豆油方面,由于巴西和北美豆油的進口成本比阿根廷豆油一噸要高出幾十美金,因此企業通過進口美國和巴西豆油來替代阿根廷豆油的意愿不強。油菜籽方面,有關部門在進口政策的執行上非常嚴格,屬于油菜籽主產區的江蘇一旦發現進口了黑脛病油菜籽就無法卸貨,個別油廠曾一度遭遇到了這種狀況,最后無奈只有將到港的貨船駛離港口。目前東海糧油油菜籽和阿根廷豆油的進口量明顯減少,國內油脂的供應壓力也有所減緩。
不過,東海糧油相關負責人認為,長期來看,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植物油總消費量不斷增加是必然趨勢。短期而言,市場需求能否好轉需要看市場信心,“特別是目前消費企業的庫存量非常低,一旦消費好轉,企業補庫的行為將拉動油脂與豆粕消費總量呈爆發性增長”。
(徐波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