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基發行規模已逼近歷史底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四只新基金22日同時成立,除一只債券基金外,其余三只股基募集規模均在10億元左右,分析人士認為,股基發行已逼近歷史底部,但調整能否終止還需觀察。
據每日經濟新聞6月25日報道,周二,四只新基金同時宣布成立。國聯安信心增益首發規模為19.03億份,在市場較為冷淡之際,這樣的募集份額不禁讓投資者大吃一驚。與此同時,當天成立的三只股基,規模均在10億左右。
具體來看,大成核心雙動力首發規模為11.73億份;招商深證100本次吸金6.62億;華泰柏瑞量化先行成立規模為7.33億份,三只股基的平均首發規模為8.56億份。
可以看出,兩類基金待遇懸殊,債基受到市場的追捧。同樣,從債基提前結束募集也可以看出債基的受歡迎程度。日前,招商基金宣布旗下的招商信用債基提前結束募集。招商信用添利債券原定募集截止日為6月30日,原定募集規模為5億~30億。但是基金發售期間,投資者認購踴躍,截至6月11日累計認購申請已達21.4億份,已經達到原定募集規模的要求。因此,招商基金將募集截止時間提前至6月21日。另外,銀華基金也宣布旗下新基金銀華信用債基募集總額、金額和認購戶數都已達到了相關法律規定的基金合同生效條件,因此提前2天結束募集。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的基金市場上債基受到擁戴,股基受到冷遇,主要是投資者對于目前市場較為擔心,傾向于低風險低收益的債基,盡量回避風險較高的股基。
近期市場持續調整,投資者觀望情緒濃重,股基的發行舉步維艱。有業內人士指出,股基發行較為窘迫之際或許就是市場見底之時,這次股基中頻頻出現袖珍基金是否意味著市場將要走出底部呢?
統計發現,從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股基平均每月募集規模最低的為2008年7月、2008年8月和2008年10月份,每月的平均募集規模為3.58億份、3.85億份和6.20億份。而從大盤走勢可以看出,上證指數也是經歷了大跌的洗禮之后,從2008年11月份重拾上升腳步,隨后逐步確立了上漲趨勢,小牛行情一直延續到2009年上半年。
而上述新成立的三只股基平均募集規模為8.56億份,在歷月中也是屬于較低規模。那么市場筑底過程是否會在近期結束?從基金公司了解到,大多數投研人士認為,目前大盤仍舊處于筑底過程,目前走出底部還不太可能,對于農行上市后的行情則要更加謹慎,“現在是維穩行情,市場在靜待農行這只超大盤股上市。”一位投研人士說道。
有分析認為,本次股基募集規模再次逼近歷史低位,市場調整行情能否戛然而止,還有待于后市觀察。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