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加息意在打擊商品股市卻很“受傷”

鉅亨網新聞中心


12月27日,央行年度二次加息后的首個交易日,國內商品漲跌互現,油脂、化工、豆類以及部分金屬價格以小漲報收,倒是股市價格應聲回落,滬深股市先漲后跌,2800點失守,也錄下了自11月16日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筆者認為,央行加息其意本在穩定物價,針對的可能是商品市場,雖然股市也在影響之列,但行情出現如此大的差別的確有點意外。

個人認為,央行加息舉動其初衷應是控制國內不斷惡化的通脹形勢,控制物價和房價的上漲預期,股市下跌或許純屬“誤傷”。因為從近期商品市場的表現來看,在國家調控后商品價格再次出現上漲局面,部分期貨品種直逼前期高點,并有突破之勢。國內11月份國內CPI指數剛剛破5%,而目前食品和非食品領域價格水平也沒有明顯下降,國內通脹形勢依然嚴峻。在此情況下,央行加息首先劍指的必然是居高不下的商品價格。


不過從市場反映的情況來看,商品走勢的影響似乎并不明顯,這也顯示出當前市場心理處于一個復雜局面。我們知道,決定商品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供求關系是最核心的影響因素之一。目前多空分歧明顯,與市場看法不同有直接關系,以農產品為例,一方面,中國糧食產量連續七年實現增長,新年度國內糧食供應形勢總體改善。但另一方面國內需求也處于快速增長之中,供需形勢的不均衡發展,令新年度供求關系存在很大變數。而近年來中國對農產品、金屬的進口逐年增加,市場對中國潛在需求預期的看好是推動價格的原動力,市場供求關系決定了部分商品具有抗跌本質。

然而對于影響商品價格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投資需求,加息無疑構成了較大的利空。

從近期商品市場表現看,資本因素對商品行情的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個別時期能夠起到主導作用。而當前商品價格上漲,其中已經存在一定的資產泡沫。正常來看,央行本次加息本應令商品市場承壓,導致價格回落,因加息增加投資成本降低投資意愿。更重要的是,加息很可能會造成經濟增速放緩,進而影響到商品需求,改善供需格局。另外,從加息時機上看,也應算做比較突然。但是即便如此,商品價格并沒有出現深幅回調,除了商品本身存在基本面因素支撐之外。分析師認為,這可能也反映出,當前國內通脹形勢嚴峻,已經到了難以通過一次加息而改變預期的程度。正因如此,商品以其自身天然的抗通脹屬性,吸引部分資金選擇買入商品避通脹,從而支撐了今日商品價格的堅挺。

不過,加息的利刃已經出鞘,“靴子”落地后是否會有更多靴子落下,目前都難以判定。毫無疑問,在國家調控意圖明顯的情況下,商品升勢必將面臨重大阻力,高位的風險不容忽視。

(沈振東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