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24日收評:商品先漲后跌 工業品回調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內商品期貨8月24日整體下跌,市場回調行情加劇。分析人士指出,國內商品空頭氣氛未消,且國際商品價格依然下滑,在此情況下,國內商品反彈均顯力度不足,行情繼續遭受拋壓,短期來看,國內商品市場仍將處于回調格局之中。
隔夜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走低,其中受汽油下跌及需求憂慮拖累,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10月原油期貨收跌0.72美元,報每桶73.10美元;CBOT大豆小幅下挫,主力9月合約下跌2.25美分,收于1,007.0美分/蒲式耳;LME基金屬漲跌不一,三個月期銅收報7,255美元/噸,鋅、鋁跌幅則收窄。
市場依然關注宏觀經濟,由于美國經濟數據持續疲軟,導致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復蘇減慢拖累全球經濟的憂慮情緒升溫,近期資金對股市、期貨市場等風險資本的投入熱情可能仍會不高。另外,歐元區經濟形勢也開始引發憂慮。相對于美國市場,歐元區經濟近來表現明顯趨好,但是全球研究機構Markit 23日公布的調查顯示,歐元區8月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降至55.6。上述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復蘇有所放緩,增加了負面人氣,令商品市場承壓。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疲軟,對國內商品形成拖累。受其影響,今日國內商品大多低開,不過略作下探后行情有所好轉。特別是股市反彈帶動有色金屬及部分化工品價格反彈。但尾盤再次大幅回落,致使近期商品跌幅進一步加深。目前來看,國內宏觀經濟總體運行趨勢尚好,但市場缺乏持續利好提振,商品反彈動能不足。加上目前商品的空頭氣氛未能扭轉,商品高位的拋盤依然強烈,市場回調格局未變。
農產品價格漲跌互現,部分品種出現止跌跡象。特別是棉花在眾多農產品品種中表現突出,相對緊張的現貨供應支持棉價上漲,但市場對未來棉花消費能否保持較快增長心存憂慮,棉價上漲空間可能有限。豆類及谷物市場深幅走低,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中國糧食產量預期偏多,且國家調控力度較強,國內農產品價格下跌壓力增大。
(沈振東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