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央企上交紅利標準過低易成高福利助推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文章稱,國資委正在研究提高央企紅利上繳比例的可能性,但央企上交紅利標準定得過低,容易導致把公眾的錢當作“私房錢”,容易成為高福利、高待遇的助推器。

據證券時報4月28日報道,國資委正在研究提高央企紅利上繳比例的可能性。除了正在研究繳利比例在原有10%至5%的基礎上調高外,還在研究軍工企業、轉制科研院所企業是否在“免單”期結束后上繳一定比例的紅利。

資料顯示,國際上或者是國內民營企業的一些分紅,一般成長型企業是10%-20%,成熟型企業是50%。央企與其它企業不同,要投資項目就有項目,要資金周轉就有資金,要提高收費就提高收費,可以說政府處處對其照顧有加,又加之國內市場大,壟斷性強,上繳紅利比例從哪個角度看都應比其它企業大,可是據了解,目前,央企上繳紅利標準分為三類:煙草、石油石化、電力、電信、煤炭五個資源性行業,上繳比例為10%;鋼鐵、運輸、電子、貿易、施工等一般競爭性企業上繳比例為5%;軍工企業、轉制科研院所企業三年內暫不上繳。可見上繳紅利標準定得非常的低。

即便是紅利如此之低,也很難兌現,自1994年十多年來,中國數目龐大的國有工業企業,包括一些處于壟斷行業擁有高額利潤的企業,從未向國家和社會分過紅;甚至連規定的紅利也不愿交,或者大打折扣。如:2008年中央第一次正式征收央企紅利,不少中央企業向國資委打報告希望減免或減少紅利上繳。


央企留下大量的紅利,當然有部分是用于擴大再生產,但不少是用于企業的高福利、高待遇,據有關報道,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至3倍,如果再加上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之間。一些國有企業以強調經營者個人貢獻為由,自定高薪酬。如有的企業實行“國有資產增量股權獎勵”,幾年間一些高層管理人員分別獲得幾千萬甚至近億元個人收益,而企業每況愈下,甚至經營虧本。

央企上交紅利標準定得過低,容易導致把公眾的錢當作“私房錢”,容易成為高福利、高待遇的助推器。央企利潤與上交紅利很不對稱,根本原因就在于把其當“寵兒”,生怕其餓著、嗆著,為術過分的溺愛,實在是要不得。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