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經建會副主委:ECFA讓台灣可扭轉十幾年來對韓競爭劣勢

鉅亨網記者林昭儀 台北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今天表示,兩岸近期將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台灣意義重大,終於得以扭轉過去十幾二十年來被南韓壓著打的劣勢,第一次有贏的機會,且因令投資信心恢復,固定投資的強勁增長將成為下半年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胡仲英指出,全球競爭的態勢一直在改變,但自從台灣過去十幾年來政策轉為閉關自守以後,南韓反而是致力發展品牌和全球化的行銷,領先台灣的距離越來越遠,從2004年之後台灣人均GDP就再也沒有贏過南韓。


除了給予台灣產品關稅降低、提振國內投資信心、帶動海外資金回台和透過大陸與區域經濟體進行整合的直接效益外,胡仲英說,ECFA也讓外資給予我們不同的評價,因為台海從以前的對立轉變為合作,一改過去被國際看為地雷區的形象;而兩韓過去相安無事,現在卻情勢緊張,投資風險反而升高,兩者對外資投資的吸引力高下立見。

胡仲英表示,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也著眼在兩岸簽署ECFA,由對立轉趨合作,增強投資信心,使得國內固定投資強勁成長,於6月9日將其對台灣經濟今年的成長預估值從5.65%上修至8.5%,反映出樂觀的看法。胡仲英並且表示,ECFA帶動的,將不僅是吸引金融面的投資,也將吸引許多實質投資,使得固定投資將成為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根據經建會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已有17項金額超過新台幣百億元的投資案在進行之中,總金額達4470億元,其中還不包括正新輪胎將在彰化投資的260億元投資案;而6月股東會以來還有更多企業決定增加資本支出,例如晶電、璨圓、鴻海資訊園區和遠東新世紀等的投資計畫也都是動輒數十億,將使就業情況改善,也有助於進一步提振民間消費。

胡仲英指出,雖然下半年經濟仍有歐洲債信危機可能令需求減緩,並且也連帶放緩全球經濟成長速度等變數,但因歐洲和美國分別僅占台灣10%左右的比重,預料影響有限。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