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新聞出版產業“摸底”報告出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新聞出版產業"摸底"報告出爐,其中,2009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實現總產出10,668.9億元,實現增加值3,099.7億元,營業收入10,341.2億元。
據新華社7月26日報道,新聞出版總署26日公布了《2009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記者獲悉,這份歷時7個月調查統計的“摸底”報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政府主管部門發布的行業覆蓋面最廣、調查規模最大的新聞出版全行業分析報告。
該報告從行業總體情況、產品結構分析、產業結構分析、地區結構分析、企業法人情況分析、集團與圖書出版單位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產業特點與存在問題等七個方面對新聞出版產業進行了梳理和闡述。
據統計,全文共計公布490個產業數據,很多數據不僅為首次披露,而且是根據新聞出版行業近年來最新發展形成的細分領域核心數據統計而來。
其中,2009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實現總產出10,668.9億元,實現增加值3,099.7億元,營業收入10,341.2億元,利潤總額893.3億元。全國共出版圖書30.2萬種。其中,新版圖書16.8萬種,重版、重印圖書13.3萬種。出版期刊9,851種,總印數31.5億冊。出版報紙1,937種,總印數439.1億份。出版錄音錄像制品25,384種,發行數量3.8億張。全國共引進出版物版權13,793種,共輸出出版物版權4,205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09年中國新聞出版業擁有單位35.7萬家,直接就業人數為449.7萬人,其中男性227.8萬人,女性221.9萬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新聞出版總署產業發展司司長范衛平表示,分析報告將新聞出版產業發展趨勢歸納為五個方面。首先,新聞出版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生力軍。09年,新聞出版業全行業總產出突破1萬億元大關,實現增加值超過3,000億元,各類出版物出版、印刷、發行相關活動行業增加值超過1660億元。
再次,新聞出版體制改革成效顯著,市場主體基本形成。2009年,企業法人的單位數量占法人單位總數的96.3%,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已在全國新聞出版業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數字出版發展迅速。2009年,數字出版經濟規模超過圖書出版,形成了北京、上海、廣東等數字出版產業集聚區。手機出版營業收入已超過網絡游戲,位居數字出版營業收入首位;文化大省和東部沿海地區新聞出版業發展優勢明顯并已形成產業帶。全國新聞出版業總產出的54.5%都集聚于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文化、經濟發達地區。
此外,非公經濟成分獲得長足發展。在全國35.7萬家新聞出版單位中,包括個體經營戶在內的非公有經濟單位超過32.4萬家,占單位總數的90.8%,72.0%的企業法人單位為民營企業。
完成中國首次新聞出版產業“摸底”
“由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發布全國新聞出版產業年度分析報告,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范衛平說。
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新聞出版總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新聞出版產業調查。各級新聞出版部門成立專門機構,制定實施方案,采取統計年報與補充調查相結合、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采集、審核和上報本地區產業數據。
范衛平表示,這次調查統計首次實現了全行業、全流程的統計與分析,突破了原來系統內統計、傳統產業統計和單純實物量統計局限,在調查統計基礎上得出的分析報告也真實地反映了加快文化體制改革以來新聞出版產業的最新面貌。
據介紹,該報告數據分析和報告撰寫工作由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完成。
(王敏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