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資潮暗涌,期貨公司加碼備戰股指期貨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期貨公司增資潮暗流洶涌。記者近日獲悉,中期期貨、長城偉業、銀河期貨等多家期貨公司正醞釀大規模增資計劃。其中,長城偉業注冊資本金有望從現有的3億元到擴大到10億元,新近合并的中期期貨則有可能從3億元擴大至6億元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國際上的規模來看,商品期貨市場的規模不足期貨市場總規模的10%,而金融衍生品期貨則占據著超過90%的份額。股指期貨推出后,以現在期貨市場1000億的保證金規模來估算,保守估計一年左右期貨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
中期期貨研究部經理溫京海表示,“按照監管部門要求的7.2%資本金率來計算,全國160家期貨公司的平均注冊資本金需達2億元以上,總規模需要達到320億元以上,而以現在平均不足5000萬的注冊資金水平來看,顯然支持不了股指期貨推出后保證金規模的膨脹速度,期貨公司增資刻不容緩。”
“尤其對于大中型期貨公司來說,增資也是滿足監管部門分類監管的需要”,溫京海說,“第二次分類監管即將到來,沒有達標的期貨公司將被扣分,對于希望在CTA等創新業務搶得頭籌的大中型期貨公司來說,增資將是必然之舉。”
2007年4月頒布的《期貨公司風險監管指標管理試行辦法》,使得以凈資本安全為核心的期貨公司風險監管指標體系全面實施,期貨公司財務安全監管也已經進入了科學定量的監控階段。
《辦法》規定,期貨公司凈資本不得低于公司客戶權益總額的6%,預警標準是規定標準的120%。而根據2009年9月實施的《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試行)》,風險監管指標未達到監管標準及風險監管指標預警的期貨公司都將被扣分。
對于沒有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來說,增資成了橫亙在面前的“攔路虎”。一些非券商系的中小期貨公司高管表示,大股東一方面要求期貨公司盡快搶占股指期貨業務,一方面卻囊中羞澀,遲遲拿不出增資方案。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后,大量非券商系期貨公司有可能“臨戰繳槍”,無奈接受退出或被收購的命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