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設想2030年用微型衛星群探索木星大氣層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2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2030年前后將會有一群微型探測器沖入木星濃密的大氣層進行探測,並向地球回傳它們獲得的數據。
這些微型探測器應當可以在木星的大氣中持續工作約15分鐘,隨后將會在劇烈的摩擦高溫化為一團火焰——而這正是研究人員正在開發的一個名為“大氣小型勘測器”(SMAll Reconnaissance of Atmospheres,SMARA)的項目的核心構想。就在這短短的15分鐘時間內,這些微型探測器將能夠傳回足夠多的數據,從而大大加深科學家們對木星大氣層性質的了解。
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的約翰·莫里斯(John Moore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的設計顯示,對於體型足夠小的探測器,即便不安裝降落傘,它同樣能夠獲得足夠的降落時間,在此期間傳回有價值的數據並且保持較高的數據中繼速率。”
莫里斯和他的研究團隊在近日出版的《國際空間科學與工程學報》上介紹了這項概念設計方案。根據他們的設想,這些微型探測器將各自具有不同的獨立功能,從而獲得有關木星大氣層最為完整的圖景——它們中的有些將會拍攝圖像,其他一些則會測量木星大氣的化學組成。
然而SMARA項目將不僅僅只是推進科學家們對木星的認識水平——后者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氣態巨行星,其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除去太陽以外總質量的2/3強。SMARA還將在行星科學的其他方面做出貢獻,如孕育了太陽系的早期星雲成分組成,以及小行星等小型天體的本質等等。
對木星開展的深入研究還將幫助科學家們了解太陽系以外的氣態巨行星,從而對流體動力學,雲物理以及其他現象得到一個總體的認識。
在這一項目設計中,探測器的小型化是其中的關鍵。一台稍大一些的探測器——任何質量超過660磅(約合300公斤)的探測器,都將無法在被焚毀之前採集到足夠多的數據。
莫里斯和他的同事們還在設想是否有可能將他們的項目與歐洲的“木星冰衛星探測器”(JUICE)項目進行協調。后者計劃於2022年發射升空並在2030年左右抵達木星系統。
微型衛星此前便已經開始涉足太空。比如在2014年2月份,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就釋放了33顆微型衛星進入軌道,這些小衛星被稱作“立方體衛星”(cubesats)。(晨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