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厲以寧建議人民幣小步快行升值
鉅亨網新聞中心
經濟學家厲以寧建議,一定要做到人民幣升值小步快行實現。中國企業通過產業升級、自主創新可以打開一條路,這是中國長遠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
據中國證券報5月31日報道,“1990-2010:走向資本強國——中國證券市場20年回顧與展望暨第四屆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論壇”于2010年5月29日在北京召開。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發言的題目是中國證券市場的過去、現狀和前景,以下為發言全文:
首先談談中國證券市場的過去,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爭論中國的改革究竟走什么道路,是放開價格還是改企業、改所有制,這個問題在今天已經不成為了問題,但在當年是非常艱苦的探索過程。我們很多經濟學家,也有在坐的曹鳳岐、韓志國等專家,大家認為中國的形勢下要使得從計劃經濟轉軌到市場經濟必須重新構造社會主義經濟的微觀基礎。沒有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很難講中國的改革能走上正軌。怎么改現在的國有企業呢,股份制是唯一的選擇,承包制、租賃制被時間證明是不行的,只有股份制,因為要有獨立的市場主體才行。怎么推行呢?一方面靠企業改革,一方面必須有一個證券市場。有證券市場股份制改革才能順利進行,這樣又產生一個問題,在中國當時的情況下,這么龐大的國有資產,這些大型國有企業怎么改?意識形態上講就有很多爭論。所以當時我們提出增量先股份化,存量暫緩一步。這在當時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告訴不了解股份制的人,存量不流通,大頭還不動,沒有問題。總算股份制開始起步了,這邊交易也實行了。
在這個基礎上,中國開始了一個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緊接著要求立法《證券法》。《證券法》這個工作是在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之后做的,但這以前我們要講,盡管現在有很多議論,說改革停止了。我說這個說法不對了,改革沒有停,中國證券市場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前就已經有了,正在進行,有一些致力于改革的人在推行。《證券法》立法很多同志做了工作,像全國人大財經委王連洲、曹鳳岐等等都做了很細致的工作,一條條討論,《證券法》經過了六年半通過了。股份制搞了十來年的情況下,一批企業上市了,但問題越來越多,一個問題是因為存量不動,增量先流通,這樣董事會一個面孔一種聲音,董事會不能真正起到對于企業的運行影響,因為董事會不能開,一股獨大,小股東根本不來開會,這樣股權分置和證券市場就成為了撈錢的手段,經濟運行機制沒改,所以問題就越來越多,盡管啟動了,但第二次改革擺在面前,必須改革,這就是股權分置改革。在討論的時候,我幾次講過,股權分置改革一定給流通股持有人以好處,為什么?當初國有企業改制的時候有招股說明書的,寫明國有股暫不流通。當時有一個承諾的,既然暫不流通,所以現在要流通了,就必須給受損失者補償,如果標明國有股即將流通,那股票溢價不會那么高的。所以這種情況之下,通過股票溢價而使持有者受到損失,所以必須走市場經濟之路,給他們補償,也是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但補償多少市場來決定,這樣股份制走上了正規的道路,這個過程艱巨程度并不下于當初增量先股份化,存量后股份化那樣的艱巨。但畢竟走過來了,我們都是過來人,走過了那段路,回過頭看中國股份制走過了艱巨、探索和實踐的道路。
再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認識到了盡管走過來了,但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怎么辦?所以談第二個問題,中國證券市場的現狀。中國證券市場的現狀顯然不同于過去一點,現在對規范化、法律重要性的認識大大超過了十年前,一開始大家對法律沒怎么重視,后來逐漸出現了問題,從問題中總結經驗,大家反復思考,覺得中國證券市場走到這一步,應該走規范化道路,法律起著重要作用。但現在為止仍然看出一個重要問題,假定遇到了金融危機或者經濟簫條,這種情況下經濟開始回升,資產價格一定是上漲比一般商品價格要快,為什么?因為一般商品價格之所以上不去,主要是對生產前景大家沒有把握,對投資者來說他的錢往實體經濟投還是其他部門投沒有把握,而資產價格之所以上漲的快,主要原因是信貸資金膨脹,因為為了經濟復蘇,資產價格一定在信貸資金支撐的情況下上漲很快的。這樣一來,虛擬經濟中泡沫就增加了。資金到哪去了?炒作資產去了。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它主要是在危機過后,龐大的資金找不到出路,向這里流,這樣就造成了現在一些泡沫現象。股市之所以一下子有起來很多,是跟這個情況有關的。
所以在中國,在目前現狀下,繼續走規范化、法制化的道路,同時從這次國際金融中應該認識到,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問題要慎重,因為不然我們這里不吸取經驗的話,很可能我們同樣會犯一些錯誤或者造成巨大損失。
最后談談中國證券市場的前景,我認為,證券市場要順當,無非有兩大前提,一個前提是宏觀經濟形勢看好,一個上市公司質量上升,這兩個前提決定中國市場今后是有沒有前景的。宏觀經濟看,好大的角度講是沒有什么問題的,而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也應該在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上,在產業升級、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經濟轉型這方面做出成績,所以前景沒有問題。最近有人問我,你最近在研究什么問題呢?能不能跟大家講講。我所研究的問題就是跟中國經濟的前景,包含證券市場的前景是有關的。我正在研究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已經在網上有了,我對新華社記者的談話,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危害大于人民幣小步升值本身。經濟學研究什么的?經濟學研究的是選擇問題,所有經濟學家都從事選擇的工作,選擇什么呢?兩壞之間取其輕。人民幣升值預期給我們帶來的害處是大的,因為人民幣升值預期炒資產,資產價格泡沫有了。因為有升值的預期,熱錢就流入了中國。人民幣大幅度升值肯定是有害的,小步、漸行、逐步的升值呢?可能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兩壞之間取其輕要做的。我們一定要做到人民幣升值小步實現,而且是快行還是慢行呢?我認為要小步快行,這樣給我們企業的壓力就大了,但這種有壓力的情況下,中國的企業通過產業升級、自主創新,這樣的話可以打開一條路,這條路打開以后,是中國長遠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
我最近研究的第二個問題最近到重慶去,我們調查的主題是農民住宅制度改革,大家知道,中國的城鎮化率雖然講起來是46%,但實際上重慶調查的時候他們告訴我,他們告訴我重慶城鎮化率是51%,但真正落實到城市戶口的人不到30%,有的人說只有28%多,就講30%當中也有很大的差別。另外的人是什么呢?是住在城里的農民戶口。戶口是水到渠成的問題,但農民住房的制度改革,給農民發產權證,自己有了房子為什么不發產權證呢?城里土地是國有化的,城里土地國有化但居民住房就可以有產權證了,農民土地集體所有制,沒有產權證的,這個問題在重慶我們叫兩個老鼠。什么意思呢?就是農民蓋了一個房,還不錯,二層樓,打工去了,兩年之后在城里穩定了,這個房子就鎖上了,里面有了耗子。第二個耗子,在城里沒有多少錢,住在地下室,跟老鼠一樣,住在地下了。還有發現農民把房子鎖上以后沒人住還產生了很多問題,他們反映說,比如農村中有地下的工廠,火藥就堆在那里了。還有地下的各種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所、倉庫,還有色情點,不好管。這個問題房主沒有意見,如果發了產權證就賣了,抵押了,出租也行啊,現在沒有產權證人家就會懷疑這個房是不是你的啊。所以道理上講,農民自己花錢蓋的房子沒有產權證,城市土地國有的就有產權證,這個問題要解決。如果能解決,分兩步走,先發產權證,在集中居住的新農村,房子已經經過規范了,發了產權證可以出讓、抵押,這樣就聯系到第三個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農民進城就改為農民帶資進城了,可以在城市里開店、參加企業經營活動等等,農民帶資進城。我們經常講要讓農民除了有勞動型收入也要給他財產性收入,他自己房子都沒有產權怎么會有財產性收入啊?
研究的第三個問題,城鄉一體化中國正在進行的是單向的,就是農民進城,發達經濟是雙向的城鄉一體化,農民愿意進城就進城,城里人愿意去向下就去鄉下。如果我們轉變到雙向,那中國經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農民帶資進城了,而城里人帶資本帶技術下鄉,雙向的。農民愿意在農村也可以興辦很多企業,這樣一來中國的經濟將真正走出一條擴大內需的良性循環的道路。我們經常講中國經濟要走出一條以擴大內需為主的道路,怎么做呢?應該說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我們城鎮化可以真正的加快,給中國帶來極好的前景,全世界哪有這么大的潛在市場,中國的城鎮化率有46%,一年提高一個百分點,三十年之后可以接近80%,這時候中國城鄉真正做到了一體化。這個過程中,這些人到哪去呢?大城市容納不了,大部分人將在2,000多個縣級單位和縣鄉鎮,這樣城鎮化就可以在中國發展。給那么多住房,房地產還怕沒有市場?要修那么寬馬路,修那么多醫院、學校、公共服務設施,所有這些需要多少鋼材、水泥、建設材料,而且我們第三產業將蓬勃發展起來,雙向城鄉一體化將帶動現代服務業。這樣的前景下,我相信中國證券市場在剛才所說的雙向城鄉一體化、城鎮化加快的情況下,將迎來一個更好的明天,謝謝大家!
(程笛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