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連續第二周下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26日當周連續第二周下跌,因中國開始通過多種方式打擊大宗商品的投機活動,抑制國內物價漲勢。
綜合媒體11月26日報道,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26日收盤基本持平,但仍出現連續第二周下跌,因中國采取舉措打擊大宗商品的投機活動,來抑制國內物價大幅上漲態勢。
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2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合約基本持平于3,274林吉特(約合1,035美元)/噸,但本周整體下挫1.6%,延續上周跌勢而。該合約在11月12日當周結束此前連續11周出現的漲勢。
大宗商品經紀商Bonanza Commodity Brokers Pvt的研究部門副總裁Vibhu Ratandhara表示,市場仍擔憂中國將可能采取舉措限制國內嚴重的通脹形勢。
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將從11月29日起將對棕櫚油、大豆、大豆油、大豆粉、玉米、聚乙烯以及聚氯乙烯等商品合約的保證金要求提高至10%,并將上述合約的日交易限額提高至6%。
作為全球最大大宗商品消費國,中國已承諾將通過出售大豆與植物油儲備、打擊挪用銀行信貸進行大宗商品投機活動來限制國內物價漲勢。
大連商品交易所,9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收盤跌0.7%至8,626元(約合1,295美元)/噸,9月交割的大豆油期貨跌1.2%至9,350元/噸,收復部分盤中曾出現的2.5%跌幅。
分析師預計,棕櫚油價格將在下周(11月29日當周)開始反彈,因市場需求仍保持強勁,且馬來西亞11月棕櫚油出口數據值得關注。
獨立貨運市場調查機構Intertek公布稱,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在11月前25天月比上漲18.9%至132萬噸。而另一獨立貨運市場調查機構通用公正行(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公布稱,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11月前25天月比上漲25%至136萬噸。
能源行業雜志Oil World在19日發布報告稱,包括棕櫚油在內的八種植物油全球需求將在2010到2011年度中出現8年來的首次供不應求局面,且中國進口依賴程度已達驚人水平。
研究機構中華油脂網表示,在26日菜籽油拍賣未能顯著降低物價后,中國將可能增加菜籽油儲備拋售規模。預計政府將在未來兩周內進行兩次以上的菜籽油拍賣,且每次拍賣規模都將在10萬噸水平。而中國國家糧油交易中心公布稱,政府26日僅在9,237元(約合1,388美元)/噸均價水平拍賣出了100,400噸計劃中的70,300噸菜籽油。
1月CBOT大豆油期貨跌1.2%至49.99美分/磅,1月CBOT大豆期貨跌1.3%至12.39美元/蒲式耳。美國市場25日因感恩節假期休市。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 Inc)3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合約漲1.3%至1,032.25美元/噸,該合約與馬來西亞棕櫚油基準價格掛鉤。
(李軍偉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