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非銀金融機構貸款增加 真的是國家隊入市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0 09:52
8 月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增加 1,463 億元,創去年 7 月以來最大月度增幅。有報道將其與國家隊股市維穩動作相聯系,中金公司指出,猜測以證金公司為首的 “國家隊” 從銀行獲得貸款以增持股票并非毫無道理。但最新數據顯示,8 月證金公司持倉實際上減少了 246 億元,占 A 股流通市值的份額也由 7 月的 1.89% 降至 1.70%。這至少說明,8 月證金公司并未增持股票。
以下為中金公司最新文章精要:
8 月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增加 1,463 億元,創去年 7 月以來最大月度增幅。在去年夏天股市出現異常波動時,“國家隊” 從銀行借入資金用以穩定市場,導緻非銀金融機構貸款大幅攀升。那?,此次非銀金融機構貸款驟升有何不同?
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覆蓋面很廣。具體地,它是指未冠以 “銀行” 名稱,主要經營信托投資、融資租賃、證券承銷與經紀、保險等各種非銀行性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非銀金融機構包括合作性金融機構、信托投資機構、證券經營機構、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等。證金公司、中投公司和絲路基金等功能性機構亦應屬于非銀金融機構。
部分媒體報道很自然地將非銀金融機構貸款與 “國家隊” 股市維穩動作聯系起來。确實,在 G20 峰會前中國股市經曆了一定的波動。因此,猜測以證金公司為首的 “國家隊” 從銀行獲得貸款以增持股票并非毫無道理。但最新數據顯示,8 月證金公司持倉實際上減少了 246 億元,占 A 股流通市值的份額也由 7 月的 1.89% 降至 1.70%。這至少說明,8 月證金公司并未增持股票——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其它 “國家隊” 成員通過貸款進行增持的可能性。
然而,非銀金融機構貸款并不隻是源于股市維穩的需要。在缺乏進一步數據的情況下,人們很難區分非銀金融機構貸款的具體用途。非銀金融機構可能出于很多其他原因而增加杠杆。例如,去年 3 月非銀金融機構貸款增加 1,923 億元,就發生在股市波動之前。在 8 月,有可能通過非銀金融機構 (如政策機構、地方? 業投資基金等) 發放的、用以支持基建或? 業投資的信貸出現了增加,也有可能投資公司、財務公司等其他非銀金融機構增加了杠杆進行金融或非金融投資。
有關非銀金融機構貸款的不确定性表明央行有必要進一步提高透明度。8 月央行對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再貸款未發生變化,所以非銀金融機構貸款的增加并非源于央行再貸款的發放。但無分項數據,要确認這背後的具體驅動因素就很困難。考慮到其對市場的敏感性,更清晰的央行溝通應有助于更好地穩定市場預期、避免不必要的混淆和誤讀。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