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文學遺產電影:回歸是為了不忘初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2 21:00


作者:光明日報記者魯博林

近日,根據茅盾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蝕》五部曲在上海文藝會堂完整放映,引起了業界不小的反響。這一由鄭大聖導演、作家出版社與央視電影頻道共同出資、總資本不到750萬元的系列影片,在電影動輒投資上億元的今天,的確算是一個「另類」。與此同時,也有人將這類影片賦予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文學遺產電影」。

文學遺產電影是什麼

「所謂文學遺產電影,其實就是文學經典改編電影,它是一種文學經典轉換成影視媒介的嘗試。」影評人虞昕開宗明義地點出了概念的本義。在他看來,這一類型在電影史上久已有之,從30年代的《春蠶》,到50年代的《青春之歌》,如今被重新提出並非空穴來風。


今年暑期檔以來,國內電影市場遭遇「寒冬」,去年大熱一時的金融衍生品、IP概念、大電影等逐漸失靈,極度膨脹的泡沫瀕臨破裂,也引發了關於中國電影「減速轉型」的討論。對文學經典作品的重新重視,就誕生在此背景下。

「商業化、娛樂化的過度發展,讓電影創作屢屢跌破底線,越拍越不像電影,很多人甚至對電影的本質產生了懷疑。正因急功近利的拍攝方式一再觸及底線,反而引發『觸底反彈』。」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楊洪濤說,現實主義的訴求重新被激發,是電影回歸文學經典的重要原因。

不過,也有人認為「文學遺產電影」的提法並不准確。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就認為,這類影片本質上還是文學改編電影,首先是電影,然後才是對經典的借鑒。「電影在最大程度上是依靠觀眾的藝術。一旦定位為『遺產』,意味着原著離受眾生活太遠,很難獲得預期的效果。」

的確,一面受原著影響力的局限,一面也由於文學改編本身的難度,國內「文學遺產電影」從數量和接受程度上都不盡如人意。然而在國外,文學經典改編電影則有另一番光景。

「他山之石」的啟示

據虞昕介紹,英國在文學遺產改編方面表現十分搶眼。英國廣播公司(簡稱「BBC」)每年都會將部分英國乃至世界文學的經典作品改編成電視電影或劇集,從俄國的《戰爭與和平》,法國的《三個火槍手》,到本國的《傲慢與偏見》等,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作品層出不窮,部分經典還有多個版本。

「英國對經典改編的傳統與其文化土壤有莫大(博客,微博)關聯。無論是期待視野,還是市場預期,文學在歐洲的熱度都強於很多地區。他們一直有意培養觀眾對文學改編電影,以及背後深層文化的認知,所以從創作者、觀眾等各方面,都易於建立起對於文學經典改編的信心。」楊洪濤說。

同時,在「忠實原著」的改編規則上,英國人也處理得相當靈活。譬如BBC為紀念狄更斯誕辰200周年而翻拍的「狄更斯系列」,就絕不是一板一眼地逐部翻拍,而是將其作品中的人物雜糅到一部劇集里邊,其創造力令人驚嘆。此外,日本NHK的大河劇,以及對《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改編,都是極佳的范例。

「不過你會發現,經典文學更適合改編的體裁其實是電視劇或電視電影,而非院線電影。後者往往要求在短時間內激發觀眾的興趣,因而必然更加青睞節奏輕快的通俗文學。」虞昕承認,像動畫《獅子王》(改編自《哈姆雷特》)、黑澤明電影《亂》(改編自《李爾王》)等經典改編的院線電影並非沒有,但一來數量有限,二來忠實度可能會大打折扣。

盤活文學遺產

作為不同的藝術形式,文學和電影的表達大相徑庭,故而真正嚴肅認真的改編,都是慎之又慎的。「西方的文學改編電影極其考驗導演的功力,不僅是影像表達的能力,也包括人物塑造的能力。能完成一部文學作品的改編,也是對導演能力的一個肯定。」饒曙光說。

反觀國內,近年來「IP熱」的興起的確讓業界對文學極盡搜刮之能事,但俗文學火得一塌糊塗之際,經典文學卻無人問津。即便有觸碰者,也很難逃開「表淺化」的傾向,無論怎樣的母題都難免回避深度,而以「搞怪、IP、顏值」掛帥。在這樣一種市場環境下,文學遺產電影的重提,也許是最好的清醒劑。

「文學遺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影視在大眾化傳播格局中居於前端,自然要擔負起盤活遺產的責任。尤其在國民閱讀率並不高、影視受眾漸增的情況下,改編成電影的文學經典對於提高觀眾品位、建立文化自信乃至拉升電影行業水准都有莫大的幫助。」虞昕說。

楊洪濤呼吁,對有一定資金實力的集團而言,投入文學遺產電影的拍攝不僅是寄托一種情懷,更是為了長遠的發展考慮。「要呵護和培養觀眾的信心,眼光長遠是必需的,而文學遺產電影正是一個可供努力的方向。可以說,回歸文學,也是不忘初心。」

來源:光明網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