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流貨幣俱樂部靜候「人民幣時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30 09:28
章玉貴
人民幣“入籃”後,我國在邁向全球頂層分工領域過程中初步獲得了與國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貨幣坐標。但人民幣由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與計價貨幣演變進而邁向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時間跨度會很長,最樂觀的預計,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要從不足2%升至5%,至少也要等到2020年。一旦人民幣開始承擔全球貨幣體系關鍵角色,就意味着在本輪漫長的全球金融體系變遷中,作為變革的重要推動者,我國必須建成現代化金融體系與多層次的發達資本市場。
在國人歡度“十一”長假之際,人民幣將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籃子。我國由此在邁向全球頂層分工領域過程中初步獲得了與國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貨幣坐標,這將是1944年以來全球貨幣格局變遷史上具有重要指標意義的事件。
正如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所言,人民幣加入SDR,會鞏固國際貨幣體系,強化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依筆者的理解,拉加德總裁上述講話的邏輯是,全球既有國際貨幣體系將因人民幣的加入而夯實基礎,貨幣籃子結構將變得更完整。而中國作為加入貨幣籃子的唯一發展中國家,將會在今後若干年逐步分享相關紅利,進而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金融強國。
過去大半年間,我國央行及IMF為人民幣“入籃”做了多方面准備。比如,我國正與國際清算銀行(BIS)合作,提高中國銀行業統計數據的報告質量;上周中國央行宣布授權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在美提供人民幣清算和結算服務,使在美推出人民幣產品和服務的速度加快;世界銀行8月30日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首期總額為5億的SDR計價債券,認購倍數達2.47倍。意味深長的是,這款SDR債券起名“木蘭”,似含有代人民幣出征的深遠含義。
只是,大家要明白,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且占據10.92%的比重,並不表明人民幣就將因此成為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美元的絕對主導地位不會因此而發生根本性變化,即便是在趨勢上已在走下坡路的英鎊,也將是人民幣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追趕的對象。人民幣“入籃”的指標意義在於,它向全球央行發出了可增持人民幣作為其官方外匯儲備的信號。
眾所周知,自現代金融體系形成以來,只有英鎊和美元先後真正完成了國際化並成為全球各自時期的主導貨幣。今天作為全球第二大貨幣的歐元及30年前一度雄心勃勃的日元,其實均未真正完成國際化。歐元盡管是擁有近20萬億美元大經濟體的貨幣價值符號,但因存在致命的設計缺陷,或許根本無法像美元和英鎊那樣成為主導性貨幣;日元則早已失去可以追趕美元的時間窗口。日本雖然早在1996年就將GDP總量做到了5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年德、英、法三國的GDP總和。但轉眼20年過去了,如今日本的經濟規模仍在5萬億美元左右徘徊。筆者曾將其稱之為“五萬億美元陷阱”。日本之所以遲遲未能走出該陷阱,除了在1985年草率簽署了“廣場協議”失去匯率主導權進而導致泡沫破滅,經濟競爭力急劇下降之外,還由於基礎研究領域並不扎實,在高科技領域鮮有原創,因而只能跟在美國後面亦步亦趨所致。還有,日本還犯了個致命錯誤,那就是在經濟處於高峰時未能保持清醒頭腦,以為真可以超越美國,君臨天下了。殊不知,美國不僅有最具打擊力的國家競爭戰略,更不乏拖垮乃至摧毀現實與潛在競爭對手的經濟工具。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除了日本相對狹隘與有限的國內市場束縛了日元的行為空間之外,還在於美國始終在金融領域保持着對日本的戰略鎖定,而日本長期以來的島國心態,也是其貨幣難以被國際普遍接受的重要原因。
如今,代表着新興經濟體工業化和金融開放與發展成就的人民幣,加入國際儲備資產俱樂部,並初步獲得了部分計價功能,這至少在三個層面上向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發出了如下信號:其一,這標志着來自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在既有的國際貨幣秩序中獲得了體系性的承認;其二,這表明中國正在某種程度上已開始承擔起全球經濟體系的擔保人角色;其三,全球貨幣體系將由於人民幣加入SDR而啟動三邊均勢格局變遷之路。
人民幣首先代表的是中國10萬億美元經濟圈的貨幣價值符號,當然,對於致力於成為全球產業與資本強國的中國來說,其着眼的還有東亞、東南亞乃至中亞等地區高達20萬億美元超級經濟圈內人民幣的影響力。而且,隨着中國經濟和貿易體系的不斷延伸,尤其“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落實,人民幣將成為周邊國家和地區廣泛接受的貿易伙伴、投資貨幣乃至儲備貨幣。而中國正在建設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二期工程,預計將在2017年年底建成,同時引入十幾家直接參與者和境外參與者加入。這是中國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關鍵步驟,旨在為不斷擴充國際行為空間的人民幣提供一個全球范圍內的交易轉換器,實現國內外有關支付系統的有效對接。而在全球主要新興經濟體中,眼下只有中國有能力建設貨幣國際化的基礎設施。
目前,人民幣已成了我國的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全球第五大(或第六)支付貨幣。可以說,人民幣已基本確立了作為重要貿易貨幣的地位。看各結算貨幣在貿易融資中所占比重,去年人民幣已超過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第二大貨幣。在與中國貿易較多的亞洲地區,人民幣已成為比肩美元的貿易貨幣。而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公布的全球人民幣支付數據,去年12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市場份額為2.31%,預計今年將占據3%的市場份額。加入SDR後,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資產中的份額勢必逐步上升。
無疑,人民幣由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與計價貨幣演變進而邁向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的時間跨度會很長,至少在今天誰也無法給出確切的時間表,從美元和英鎊演變的時間周期來看,或許需要20年左右。即便按照最樂觀的預計,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要從目前的不足2%升至5%的比重,至少也要等到2020年。而依照大國金融的發展邏輯,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兌換,是我國參與國際貨幣體系重構的前提條件。一旦人民幣開始承擔全球貨幣體系的關鍵角色,那就意味着在本輪較為漫長的全球金融體系變遷中作為變革動力的重要推動者,我國必須在這個進程中建成現代化金融體系與多層次且發達的資本市場。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