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不斷匯聚實現中國夢的文藝力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5 22:10
邱明紅雲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縱使思忖千百度,不如親手下地鋤。」近兩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領下,我國廣大文藝工作者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指導文藝創造的燈塔,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提醒和切切囑托,在祛除浮躁、植根生活、崇德修身中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我國文藝創作生產空前活躍,涌現出一大批人民喜愛的優秀作品,呈現出百花齊放、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真正讓文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匯聚起了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文藝力量。風勁揚帆正當時,我國廣大文藝工作者更要乘勢而上,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藝術佳作,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文藝力量。
不斷匯聚實現中國夢的文藝力量,需要我國文藝工作者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國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目標和要求,文藝也只有扎根人民,才能找到創作的源頭活水;文藝也只有反映人民的需要,才能找到存在的根本價值;而文藝一旦離開人民,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眾所周知,2015年,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由中宣部組織拍攝的6集電視政論片《勞動鑄就中國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內容上更多地「下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以及80後、90後等普通勞動者,通過人物故事來展現不同時期的勞動力量,生動描繪了偉大的中國人民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歷程,在中央電視台連續播出後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這部作品是對文藝來源人民、服務人民的一個生動闡釋,我國的文藝工作者就需要創造這樣來源人民,服務人民,接地氣、有思想、有內涵、有故事的文藝作品。
不斷匯聚實現中國夢的文藝力量,需要我國的文藝創作更加積極培育和弘揚中國精神。文藝是人民生活的精神食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更是社會政治前進的「前哨兵」。當代中國的文藝作品就是要弘揚中國理念,凝聚中國力量,促進中國發展。比如,2015年上映的3D動畫電影《大聖歸來》,從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西游記》中汲取靈感,它尊重經典,不惡搞,大膽想象的同時合理進行了拓展和演繹,體現出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在國內公映後,即以「真情懷」推動下的「真認真」引發網友觀眾的追捧和媒體的廣泛報道,《人民日報》更是認為該片是中國動畫電影十年來少有的現象級作品。可以說,《大聖歸來》為文藝作品弘揚中國精神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標杆,文藝作品就要像這樣來講好中國故事,發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能量。
不斷匯聚實現中國夢的文藝力量,需要我國文藝工作者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工作者應該將創作作為自己的中心任務,力戒浮躁,最好是創作出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的優秀文藝作品。單純的票房、銷量、點擊率不能是衡量一個作品成功與否的唯一標准,文藝座談會之後,《人民日報》在近兩年曾對諸如《小時代》、《甄嬛傳》、《武媚娘傳奇》以及一些「抗日神劇」發表過一些批評意見,這些批評意見應該引起文藝工作者的警惕和注意。
不斷匯聚實現中國夢的文藝力量,需要我國文藝工作者積極做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藝是時代精神的深刻體現,最能反映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也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因此,我國的文藝工作者應該摸准時代脈搏,有針對性的回應時代呼喚和人民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曾列舉了我國當下文藝界存在的一些負面事實,比如,「在文藝創作方面,存在着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着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着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提醒也是對當下中國文藝工作面臨的時代拷問,也是我國文藝工作者亟需思考和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我國文藝工作者要更加積極地做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以文風帶社風、促民風。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離不開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堅持為人民創作的初心,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文藝力量。
來源:中國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