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發達市場股債「雙殺」 資產配置「大挪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03 09:07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一輪又一輪寬鬆措施所釋放的大量流動性不僅刺激了經濟,還成為股票等風險資產價格上行的動力。近期,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多項數據好於預期,通脹預期明顯升溫,全球流動性可能出現收緊態勢。不僅美聯儲12月加息概率明顯升高,其它有意繼續“放水”的央行也開始持觀望態度。

業內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發達市場股市和債市出現罕見的同步下跌行情,投資者信心有所下降,資產配置悄然出現“大挪移”,大宗商品及通脹保值產品獲得資金青睞。


寬鬆潮或難以維繫

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全球央行普遍採取持續寬鬆的政策,許多經濟體都在基本面疲軟的情況下迎來牛市。

美國股市在四輪量化寬鬆(QE)的支撐下不斷走強。今年以來儘管進入加息周期,但充裕流動性的“後勁”十足,美股依然多次刷新曆史高位。

與美國類似,歐元區、日本以及英國等多地央行在近年來也紛紛持續降息甚至達到負利率,或是推出QE等資產購買措施。許多國家在經濟基本面還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股市就由於大量流動性湧入而“先牛一步”,多次刷新階段甚至歷史高位。

然而目前風險資產走牛的根基,即全球貨幣寬鬆潮卻可能難以維繫,這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許多經濟體的重要數據好於預期,持續復甦的態勢明顯;第二,曾困擾美國、歐元區以及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通縮之困開始得到緩解,多地通脹預期開始升溫。

近期數據顯示,歐洲方面,10月德國商業信心指數好於預期,創30個月新高;英國三季度GDP增長0.5%,好於預期。美國方面,其三季度GDP增速達2.9%,創兩年新高;10月製造業PMI初值達53.2,好於預期;9月新房銷售年化水平達59.3萬套,接近9年來最高水平。

通脹數據中,歐元區9月CPI年率終值上升0.4%,創兩年多新高;德國9月CPI創16個月最大同比漲幅;英國9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創2013年9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美國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超過1.1%的前值,同時核心CPI增長2.2%,連續11個月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的目標水平。

歐美股債“雙殺”

德意志銀行最新報告指出,近期多地經濟數據靚麗,導致央行貨幣政策預期發生轉向。對於金融市場而言,以股票為代表的風險資產和以債券為代表的避險資產遭遇“雙殺”更加引發市場關注。投資者開始逐漸清醒地認識到,全球央行進一步寬鬆的預期在減弱,現在長債收益率不太會像此前預期的那麼低了。

根據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全球債券10月跌幅已經達到2.5%,創下2014年9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其中,發達經濟體最為明顯,美、日、歐的長債收益率近兩個月普遍上行20-30個基點。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1.3579%的低點升至1.795%,接近5個月新高;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0.189%回升至零以上,目前為0.127%;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0.287%的歷史低點反彈至-0.073%,9月中旬一度升至-0.002%,接近恢復正值;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0.518%升至1.199%,創下脫歐公投以來新高。

而最近一個月以來,全球發達市場股指明顯由漲轉跌,美股三大股指道指、標普和納指分別累計下跌1.48%、2.61%和2.98%;同期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法國CAC40指數和德國DAX指數分別累計下跌0.43%、0.36%、0.53%和0.79%,而如果統計過去三個月以來表現,上述四大歐股指數分別累計上漲2.9%、3.43%、2.27%和2.78%。

里昂證券報告指出,此次是美國十年來的第二次遭遇股債“雙殺”,即美股和國債價格同時創出3個月新低。近年來,債券一直被認為是股票在表現疲弱時的避風港,現在這兩種原先走勢相反的資產開始走勢趨同了,對於一個之前平衡的股票和債券配置而言,這肯定不是好跡象。

報告稱,從1965年以來,這種股債雙殺的先例發生過34次,共118天。由於債券收益率在1981年之前一路上升,所以這34次股債雙殺也就毫無意外的有19次(118天中的78天)出現在轉折點的1982年。這種現象在1981年後的債市長牛中愈發少見,尤其是近20年,一共也只發生過4次(共7天)。因此對於現在的市場狀況,這的確是罕見的情況。如果讓這種趨勢繼續,所有的股票和債券的投資者都會變得非常失望。

重新配置資產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市場不確定性進一步升溫,不少投資者已經開始對所持有的資產進行資產重置。

興業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美、日、歐利率已經反彈,“四十年貨幣周期拐點”臨近已是不爭的事實,利率見底的大背景已確立,大類資產配置需要“未雨綢繆”。近年來全球經濟普遍缺乏亮點,連續的貨幣“放水”導致主要資產估值普遍處於相對高位。在全球利率中長期趨勢向上的大背景下,未來資產估值可能會持續面臨調整壓力。

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分析師霍華德·斯韋爾布拉特表示,市場近期兩大不確定性加強,即美聯儲貨幣政策以及美國大選。專業投資者開始考慮加速重新配置資產,特別是在與衛生保健以及貿易相關的投資領域,因為它們和政策將緊密相關。對於美股市場而言,營業收入前景無疑是上市公司目前最為重要的問題。

對於希望規避股市和債券兩大風險的投資者而言,大宗商品無疑成為可選項之一。目前國際油價已從年初的不到每桶30美元回升至每桶50美元附近;基本金屬中,LME鋅價連續五個月上漲,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40%,LME鋁價今年以來則上漲15%。而最近一個月中,貴金屬漲幅更為明顯,COMEX黃金白銀、鉑金、鈀金期價分別累計上漲1.9%、4.2%、1.5%、2.2%,遠好於其它資產表現。

此外,投資者正在買入更多通脹保值產品來抵禦通脹走高。據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最新數據,截至10月26日的最近一周內,全球通脹保值債券基金吸引了超過10億美元資金凈流入,是有該數據統計以來表現第二好的一周。該機構分析認為,資金髮生這一變動的因素包括國際油價緩慢走高、美國薪資增長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