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特朗普時代美聯儲的角色將會發生何種轉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11 09:51


專欄作家吉蓮·邰蒂撰文指出,特朗普仇視超寬鬆貨幣,美聯儲主席耶倫甚至有提早卸任風險。未來歷史學家回顧今天,或許會發現,最深遠的轉折在於央行角色的改變。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35年前,耶魯大學(Yale)學生亞當·格利克(AdamGlick)試圖說服同學接受剛剛當選為總統的羅納德·里根(RonaldReagan)。

那很難。在上世紀80年代,大多數建制派——以及家境較好的學生——嘲笑前好萊塢二流演員入主橢圓形辦公室的想法。幾乎沒人能猜到里根最終會成為共和黨的偶像人物。

格利克如今是一位成功的資產管理者,經營着一隻數十億美元的私募基金。他現在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Trump)當選總統讓精英們感到震驚而憤怒——而格利克再一次嘗試着告訴朋友(以及金融界同行)這是不對的。


相反,他堅稱,投資者需要認識到,「群眾的智慧」賦予了下一任總統推行改變的強大授權。其結果是,再過30年,歷史學家或許會把2016年視為重大的經濟政策拐點,就像1980年一樣。

對當前事件的這種樂觀解讀有可能正確嗎?在某些方面,這似乎很難相信。在競選之路上,特朗普似乎與里根截然不同。他沒有擔任公職的經歷。他渲染憤怒,而不是關於美國「清晨」的樂觀態度。他不像是有意與敵人合作。共和黨精英們(多數)看不起他。他的個性往好了說是散漫、無紀律,往壞了說是辱罵他人。

但是本周的事件中有一個令人矚目的細節:他的勝選演講平靜而且和緩。這或許(只是有可能)表明,身為總統的特朗普不會和身為憤怒候選人的特朗普完全一樣。第二個重要的細節是,就像之前的里根一樣,這位當選總統似乎意識到,他需要依靠顧問來彌補他在政策知識上的不足。而如果你看看他身邊的顧問團隊,就有可能看到,一個真正大膽的政策平台或許會浮出水面。

沒人會把這個平台形容為里根主義2.0或自由市場革命。特朗普是堅定的保護主義者,不願改革社會保障之類的福利,並且支持大手筆的基礎設施項目。如果完全實施(似乎不太可能),這些大膽承諾將在未來十年增加10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這嚇壞了保守派,而且理應如此。

但是特朗普的顧問們也在介紹一些里根的信徒可能稱讚的構想。他們想要削減個人稅收,並把企業所得稅稅率從35%下調至15%,特朗普的顧問之一安東尼·斯卡拉穆齊(AnthonyScaramucci)認為,此舉有望提高企業盈利30%。柯羅尼資本(ColonyCapital)的湯姆·巴拉克(TomBarrack)等顧問希望以公私合作夥伴關係的方式為基建提供資金。他們想利用稅收激勵來鼓勵企業把囤積在海外的現金匯回美國。他們還計劃大範圍放寬管制,從「能源規則篝火」、到逆轉針對資產管理公司的新的受託規則、以及廢止「奧巴馬醫改」(Obamacare),美國的醫保法律。

這可能看起來像是令人困惑的組合——僅靠民粹主義編織到一起。但是貫穿這些主張的是一種深層次的信念,即政府無法僅僅依靠貨幣政策來重新激發增長。相反,政府需要進行財政和供應面改革。的確,特朗普的顧問如此仇視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以至於一些人熱衷於讓珍妮特·耶倫(JanetYellen)提早卸任美聯儲(Fed)主席。

因此,當未來歷史學家回顧本周時,他們很可能得出結論認為,最重要的轉折點並不關乎放寬管制或減稅。相反,重要的改變關乎央行的角色。畢竟,選民的憤怒發泄無情地表明,指望單純依靠央行政策實驗來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的想法是錯誤的。現在,這可能為央行不能、也不應該成為「城裡的唯一遊戲」——借用安聯(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El-Erian)的話——這一期待已久的共識鋪平道路。財政政策和供應面政策如今站上了舞台中央。

若果真如此,這將是一個早就該來的轉折點。沒人能保證特朗普有能力指揮其團隊實現這些:他的個性最終可能被證明過於任性,其顧問的經濟政策夢想或許最終淪為國際或國內衝突。

但是股市上漲的事實表明,格利克並不是唯一認為自己嗅到國內經濟政策拐點的資產經理。沒錯,他可能最終被證明受到了誤導。但是投資者忽視這種可能性或許也會嘗到苦果,特別是在精英們多次被打亂陣腳的今年。(文章來源:FT中文網)

譯者/馬柯斯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