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不到位 前海人壽萬能險新業務被叫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06 08:31
上週末,證監會主席劉士餘以嚴厲措辭怒斥舉牌野蠻人,引發市場強烈反響。其中,財大氣粗的險資成為各方關注焦點。本週一,熱門險資概念股紛紛大跌,前海人壽潛伏的格力電器跌停,安邦舉牌的中國建築跌逾 9%,股權之爭尚不明朗的万科 A 收跌 3.59%……
與證監會呼應,保監會也在昨日(12 月 5 日)出手了!保監會下發監管函稱,“針對萬能險業務經營存在問題,並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壽採取停止開展萬能險新業務的監管措施;同時,針對前海人壽產品開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責令公司進行整改,並在三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的產品。對其他在萬能險經營中存在類似問題的公司,保監會正密切關注其整改進展,視情況採取進一步的監管舉措。”
而這可能僅僅是保監會發出的 “第一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位監管官員在非公開場合的講話中獲悉,保監會正在製定相關政策,擬對險資的舉牌和收購行為進行分類監管。其中,對於險資收購行為將進行嚴格監管,並進行一系列備案,對於不符合要求的收購行為,監管將隨時叫停。
分析指出,“保險姓保” 並服務民生和經濟大局是監管的原則,也是近兩年監管層的態度,分類監管的思路也是源於此。在分類監管後,那些比較激進的、不符合保險服務經濟大局理念的個別保險公司的個別行為,將受到限制和約束。
萬能險為前海人壽主要業務
今年 5 月~ 8 月,保監會組織 7 個保監局對萬能險業務量較大,特別是中短存續期產品佔比較高的前海人壽、恆大人壽等 9 家公司開展了萬能險專項檢查,並對發現問題的公司下發了監管函。
12 月 5 日,保監會發布 57 號監管函稱,12 月 1 日收到前海人壽報送的《前海人壽關於萬能險相關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報告》,但保監會審核發現,前海人壽萬能賬戶仍未按監管要求進行單獨管理,整改工作不到位。
鑑於前海人壽未按保監會監管函要求完成整改工作,根據有關規定,保監會決定暫停前海人壽開展萬能險新業務。同時,保監會要求前海人壽合理制定業務規劃,加快業務結構調整,降低中短存續期產品佔比,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堅持 “保險姓保”,大力發展風險保障型與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
對於暫停萬能險業務對公司業務發展的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前海人壽相關人士,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應。不過,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種事情的影響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關鍵還是要看萬能險業務在相關保險公司業務結構中的佔比。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保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 10 月底,前海人壽規模保費為 899.6 億元,其中以萬能險為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為 721.4 億元,佔其保費規模的 80%。
此外,記者註意到,2016 年以來,為規範萬能險業務發展,落實 “保險姓保” 的政策理念,保監會密集出台了多項規定,對萬能險的規模、經營管理等進行了限制和規範。
同時,保監會還對中短存續期業務超標的兩家公司下發監管函,採取了停止銀保渠道躉交業務的監管措施;累計對 27 家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大、佔比高的公司下發了風險提示函,要求公司嚴格控制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針對互聯網保險領域萬能險產品存在銷售誤導、結算利率惡性競爭等問題,保監會先後叫停了前海人壽、恆大人壽等 6 家公司的互聯網渠道保險業務。
險資或面臨分類監管
險資在證券市場一直是財大氣粗,此前由於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後往往能夠帶來 “賺錢效應”,市場各方多對此持歡迎態度。但近段時間以來,因部分險資介入上市公司控股權之爭,上市公司以及部分投資者對待險資舉牌,已不再那麼友好。
近期,上述現象引起監管部門重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位監管官員非公開場合的講話中獲悉,保監會已明確表態不支持險資短線炒作股票。
對於險資舉牌和收購企業的行為,上述監管官員建議區別看待:對舉牌態度相對寬鬆,認可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時有一定的監管(要求);對收購則進行嚴格監管。
這名官員還透露,保監會擬於近期出台比較嚴格的政策制度,對一些險資的股票投資行為進行約束。“對險資的收購行為要進行嚴格監管,進行一系列備案,並且保監會隨時可以叫停,不允許再做。”
對此,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監會這麼做意在進一步引導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而不是併購一些與保險業關係不大的企業股權。”
記者註意到,近年來,隨著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保險資金運用問題越來越引起各方重視,監管部門也不斷出台相關文件進行規範。
今年 8 月底,保監會下發《關於加強保險機構與一致行動人股票投資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 (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保險機構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共同開展重大股票投資的,應當由保險機構提交包含本公司及非保險一致行動人相關信息的備案報告。保險機構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共同開展重大股票投資,經備案後繼續投資該上市公司股票的,新增投資部分應當使用自有資金。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日前也公開指出,保險資金運用要堅持審慎穩健運用的基本原則,應該以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類業務為主,短期理財類業務為輔;以固定收益類或類固定收益類業務為主,股權、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業務為輔;股權投資應以財務投資為主,以戰略投資為輔。
陳文輝還表示,保監會下一步將完善公司治理,持續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加強境外投資監管,加強股權、股票投資監管,規範和約束其一致行動人行為。
專家:激進投資將受限
事實上,監管部門所倡導的理念一直是防風險。
“監管的基調是很明確的:希望保險業包括保險投資在服務大局方面、尤其是保障民生方面,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北京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鄭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去年底 “寶萬之爭” 把保險資金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之時起,監管就在醞釀這方面 (分類監管) 的政策。
在鄭偉看來,市場上有些保險公司的做法過於激進,比如快進快出、短炒股票等,雖然未觸及相關法律法規,但跟保險公司服務民生大局的理念是相違背的,這是監管做相關政策準備的一個很重要的背景。
鄭偉進一步指出,險資舉牌和收購如果分開監管的話,對收購行為的監管可能會更嚴格一些。“舉牌只需要根據相關信息披露要求進行公告,對被舉牌公司來說,影響不是很大;而收購涉及到控制權問題,對於被收購公司來說意義不同,這可能也是監管層分類監管的初衷。”
不過,鄭偉同時表示,涉及資本市場的併購問題,保監部門單方面是無法完成監管的,後期可能會跟證監部門進行溝通,從資本市場的角度聯合進行監管。
“一旦分類監管實行,將對比較激進的、不符合保險服務經濟大局理念的個別保險公司的個別行為進行限制和約束。” 鄭偉認為,分類監管對有健康投資理念的保險公司影響不大。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