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全國房價回調明顯 政策力促市場步入平穩發展軌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19 15:30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了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減少,分別比上月減少7個和8個;環比下降的城市個數增加,分別比上月增加4個和7個。而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也迅速降溫,11月下半月與11月上半月相比,9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2個城市環比持平,其餘4個環比漲幅均回落至1%以內。
單從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數據也可以看出明顯的降溫趨勢。從9月到11月,北京、廣州的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幅逐步縮小,11月北京已經基本止漲。上海、深圳則由升轉降,其中上海11月開始下降,深圳自10月起已經連續下跌兩月。
偉業我愛我家(博客,微博)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認為,10月國慶以來,各個城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紛紛根據自身的房地產市場情況,從貨幣、土地、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出台了一輪甚至多輪樓市政策,在如此密集與大力度的調控下,全國樓市整體降溫,房價漲幅明顯回落,甚至有升轉降,價格下跌的城市也越來越多。
在這些政策中,貨幣政策的作用最為直接有效。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的大幅提高,直接控制住了購房槓桿,避免過渡釋放流動性來支撐按揭購房,抑制了住宅的投機屬性,保障了「房子是用來住,而不是用來炒的」。
而在各城市一系列的新政中,加大土地供應和改變土地出讓方式也非常重要,雖然這些土地政策見效緩慢,需要的時間更長,但對解決樓市供給、消除房價走高預期意義重大。目前不少省市都已經採用了「限房價競地價」的土拍模式,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下,未來這種模式可能還會繼續推廣。
從四季度全國樓市的政策導向和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來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已經成為政府的樓市政策核心,國家也在通過這些政策實踐研究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
胡景暉認為,從目前全國房價的走勢來看,全國樓市正在朝着平穩健康發展的軌道前進,但國家還需在頂層有更多的制度變化,如完善房地產行業立法,使行業政策有法可依;改變房地產財稅政策,將稅收從交易環節轉向持有環節;轉變政府收入模式,消除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拓寬投資渠道,改變老百姓(603883,股吧)目前「非股即房」的投資選擇等等。
不過,解決房地產市場問題最根本的還在於解決產業、人口布局的不合理問題和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分配不均勻問題,這樣才能引導人口向三四線城市流動,緩解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的人口壓力,平衡各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真正實現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