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空人民幣=放空會大賺?一文看懂真實的「放空績效」為何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 綜合外電 2017-01-25 19:00
《華爾街日報》報導,許多華爾街投行皆一致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後市仍將會緩步走低,「看空人民幣」早已是華爾街的主流看法,但是很抱歉,「看空人民幣」恐怕並不代表「放空人民幣」就能夠嚐到甜頭。
多數華爾街分析師以及交易員認為,在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債務規模上升、資本外逃嚴重等利空壓力之下,估計 2017 年人民幣將會延續 2016 年大貶 6.6% 之跌勢繼續走低,預期 2017 年將會跌破 1 美元兌 7 人民幣的整數大關,持續這波人民幣近 20 年以來的最猛跌勢。
資產管理公司 Vontobel Asset Management 新興市場債券部門經理人 Valentina Chen 即對此表示,她對人民幣進一步走貶的預期並沒有感到懷疑,但是在短期之間,放空人民幣之交易並無法帶來顯著的績效。
而市場明知道人民幣將繼續緩貶,但是卻無法從中獲利,這種「看的到、吃不到」的背景原因,Valentina Chen 進一步解釋,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市場有太多機構、對沖基金皆在爭相放空人民幣,導致放空人民幣的交易成本已大幅提高,進而嚴重壓縮交易獲利。
一般而言,境外投資人倘若想要放空人民幣,預期人民幣緩貶,那麼通常會在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買進 PUT 賣權 (看小跌之選擇權交易策略),或是借助人民幣的遠期合約進行套利。
但是不幸的是,由於目前放空人民幣的交易者眾,目前要持有一份 12 個月期的離岸人民幣 (CNH) 遠期合約,年化交易成本約為 4.8%,而在 2017 年一月初時,此一成本還曾經爆升至 6.6%;而買進人民幣 PUT 的交易成本也是非常昂貴,年化成本最近更已衝至 5.1%。
不僅僅是 Valentina Chen 感到放空人民幣交易策略甚難執行,對沖基金 Crescat Capital 首席投資長 Kevin Smith 更表示,人民幣在 2016 年間出現了劇烈貶值,但是該公司在 2016 年放空人民幣的績效上,報酬率僅為 0.2%,全年可以說是完全作了白工。
Kevin Smith 旗下基金在近幾年來持續看空人民幣走勢,2016 年初時該公司更曾將預估人民幣在未來兩年內,可能貶值 70%,顯示該公司對於人民幣的貶值前景,確實是相當堅定。
但為何連知名對沖基金都甚難在「對的趨勢」上獲利呢?
市場人士分析,看對人民幣的趨勢,這並不代表就能在這股趨勢上獲利,如前文所提,倘若交易員預期人民幣後市緩貶,交易方式通常是使用人民幣遠期合約,或是買進 PUT 賣權,但是這樣即面臨了兩大巨大風險,其一是交易擁擠,造成放空成本大幅攀升,其二則是人民幣短期匯價的大幅波動。
如今年 1 月 4 日、5 日,中國人行 (PBoC) 即曾經連續二日大幅拉升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拆款利率 (Hibor),1 月 5 日隔夜拆款利率 (O/N Hibor) 驚現大漲 2139 個基點至 38.335%,驚創近一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想當然爾拆借利率的大幅攀升,也意味著放空成本將變得更加昂貴。
由於離岸人民幣 HIBOR 一向視作為空方狙擊人民幣的「放空成本」,故市場交易員分析,中國人行在一月初時,趁著中國農曆春節前市場流動性較為緊俏,順勢出手收緊離岸市場的人民幣流動性,促使交易成本大幅上揚,目的即是要打擊人民幣空頭。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