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PO熱潮搶不到 彭博專欄:試試這招更划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26 09:45
中國的投資者可能對於政府打壓資本外流的舉措悶悶不樂,不過正如國內首次公開募股 (IPO) 火爆搶購局面所折射的那樣,現在是承銷新股的最佳時機。
對國泰君安而言,這是好消息。這家公司計畫在香港上市,籌資不超過 20 億美元,並有望成為去年 9 月份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市以來香港最大的 IPO 之一。
與為不良貸款所累、市凈率不到 1 倍的中資銀行相比,投資者往往對證券公司的估值更高。比如,中信證券港股市凈率為 1.2 倍,但是這種溢價並不反映太多內容。證券公司面臨重重挑戰,包括市場競爭激烈以及佣金下滑等。截至去年 9 月 30 日,中國證券公司達到令人咋舌的 8,861 家,遠高於 2014 年年初的 5,785 家。
此外,在一個以暴漲和暴跌走勢聞名的市場,證券公司經常要響應當局的號召來拯救下滑的股市。國泰君安表示,該公司 2015 年向政府的救市基金貢獻了約 170 億元人民幣(25 億美元),相當於該公司當時凈資產的五分之一。再加上「深港通」迄今為止的表現令人失望,難怪證券公司沒有公佈耀眼的業績。
對已在上海上市的國泰君安而言,幸運的是中國的 IPO 市場熱火朝天。在中國政府開始限制人民幣在海外交易中的使用,並打壓其他形式的資本外流的同時,他們開始加快了股票發行審批步伐。
內地市場的新股發行一直炙手可熱,由於本益比最高不可以超過 23 倍的規定,很多公司被迫以低於上市同行估值的水平發行股票。隨著房地產市場表現落後,其他投資渠道干涸,新股發行甚至變得更加火熱。彭博匯總所得的分析師預估中值顯示,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 2017 年首次公開募股的籌資規模預計將觸及 2250 億元人民幣,達到六年來的最高水平。
與內地上市的券商股票相比,購買在香港上市的此類股票是押注內地 IPO 熱潮更為便宜的方式:以海通證券為例,其 H 股市凈率為 1.3 倍,低於 A 股的 1.7 倍。
為了在承銷市場分得一杯羹,國泰君安要同更久負盛名的同行展開較量。該公司的多數收入來自經紀業務,比如融資融券及股票交易佣金等。該公司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去年頭九個月,該公司超過半數的收入來自券商業務,18.4% 來自投銀業務(注 1)。
不過,只要人民幣繼續保持疲軟,十有八九投資者將繼續大舉投資內地的 IPO。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去年當 A 股市場下跌 12.3%,新股上市首月平均漲幅高達 430%,為至少 1999 年以來的最大。這些數據預示著任何一家券商都可以搭上順風車。
(本專欄並不代表彭博有限合伙企業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注 1:這已經高於 2015 年上半年 5% 左右的水平。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