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股盤前─金融打擊+獲利回吐 短期壓力不容小覷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日A股表現疲弱,截至收市,滬綜指報3,640點,跌0.18%。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大陸監管層周一(9日)晚上突擊檢查多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外界擔憂金融打擊力度加碼,短期或對市場形成衝擊,再加上A股近期升勢凌厲,自身累積的獲利回吐壓力亦不容小覷,昨(10)日滬綜指止步4連陽,全日寬幅震盪後最終收跌0.18%。滬股通則創紀錄地連續16日錄得淨流出,顯示投資者對短期走勢信心不足。
香港《文匯報》報導,9日晚間有消息稱,監管層突擊檢查了嘉實基金、長盛基金等多家京滬知名公募,所有投研電腦被帶走。其餘幾間基金公司亦遭檢查,也被要求上交手機、電腦,且提供微信、郵件、QQ等個人賬號密碼。
嘉實基金是大陸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可謂大陸公募大佬。今年前3季,嘉實旗下總回報超過40%的混基就有5支。長盛基金表現最出色的則是長盛電子信息主題基金,截至上月底,該基金今年前10個月的累積淨值增長率為129.77%,領跑主動權益類基金。根據長盛基金官方網站最新數據顯示,該基金最新淨值142.89%。
2014年5月,嘉實基金曾被證實捲入老鼠倉事件。據中證監通報,2013年11月,證監會對嘉實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原基金經理歐寶林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啟動初步調查,同年12月正式立案稽查,初步查明歐寶林案涉及交易金額達1.06億元(人民幣,下同),賬面獲利260餘萬元。
大陸媒體援引嘉實基金一位中層員工稱,前晚的調查或只是例行專項檢查。「例行檢查都是把電腦帶走,公司電腦上也不會有任何個人東西,公司風控都做了很嚴格的風險隔離,」該員工稱,「如果公司或者個人要做老鼠倉,也不會選擇在公司的電腦上進行。」
但亦有知情人士透露,今次檢查與以前的例行檢查並不完全相同,以往例行專項檢查都會提前通知基金公司,但這次沒有提前通知,檢查組去了公司機房,沒有公司督察長陪同,並做了物理隔離,在檢查機房時,亦隔離了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員。
業內人士指出,監管層嚴厲查處內幕交易、操縱股票價格行為,有利中線期表現,惟短線或對市場帶來衝擊。昨日A股表現疲弱,早盤滬綜指低開近30點或0.81%,深成指與創業板指均低開0.5%。起先活躍的題材股與證券股帶動滬指一路震盪向上,並強勢翻紅,但午後迅速退潮,滬指一度跌近1%。之後探底回升再翻紅,尾盤掉頭向下。
截至收市,滬綜指報3640點,跌6點或0.18%。深市表現強於滬市,深成指報12500點,漲47點或0.38%;創業板指報2746點,漲21點或0.81%。成交較周一收窄但仍維持萬億以上:滬市成交5600億元,深市成交6950億元,兩市共成交12551億元。板塊方面,兩市漲多跌少,有色、煤炭、環保、券商、充電樁等板塊漲幅居前,銀行、保險、港口、機場航運、福建自貿區等板塊下跌。
滬股通昨日全天均處於淨流出狀態,截至A股收盤,滬股通每日額度剩餘155.56億元,佔比119%,流出的資金為25.56億元。數據顯示,自10月16日以來,滬股通始終處於資金淨流出狀態,這是滬港通2014年11月17日開通以來的首次。截至昨日為止的連續16個交易日中(10月20日、21日,滬股通因重陽節暫停交易兩天),滬股通資金累計已經流出達203.8億元。
另據中國結算最新周報顯示,上周(11月2日至11月6日)大陸股市新增投資者數量30.02萬戶,環比下降11%,結束了此前連續3周環比增長的態勢。
上周滬綜指勁升6.13%,新增投資者數量卻反而環比下降。中國結算的數據還顯示,當周A股交易活躍度回落,參與交易A股的投資者數量為2,391萬戶,佔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數量的24.77%。此外,期末持有A股的投資者為5,041.65萬戶,佔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數量的52.24%,環比前一周的52.33%也略有減少。
中證網報導,今(11)日消息面上,首先,習近平11月10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城市工作,其中表示,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股市進入最高層視野,有望再度刺激兩市投資心態。
其次,宏觀資料方面,10月CPI增長1.3%、PPI下降5.9%。有分析認爲,穩增長的寬鬆政策還需要加大力度,而寬鬆政策對股指有正面的推進作用,因此,有分析人士表態,維持牛市判斷不變。
再次,從盤面來看,目前兩市以藍籌爲代表的此消彼長的良性迴圈狀態已經具備雛形。10日,馳宏鋅鍺等12支有色股漲停。從上周開始,先有券商領路,後有銀行跟風,10日又有有色股大步尾隨而來,從主力資金運作的節奏來看,下一個藍籌熱點大概率已在路上。
因此,整體來看,目前消息面上暫沒有任何阻力出現,但從技術面來看,前期一大攔路虎已經再度現身。從滬指看,8月21日11個點的缺口說明當時殺跌力量強大,空頭在這個點位佔據優勢,而現在滬指又來到了這個點位附近,所以,不少分析認爲,指數或由前期持續上攻變爲強勢震蕩,而後還會繼續上攻。
值得提醒的是,雖然兩市強勢震蕩後上攻趨勢有望延續,但兩市1月時間融資買入額飆升近2000億元,兩融槓桿漸入「警戒區」,投資者還需要謹慎使用相關工具。安全起見,儘量在補漲股中尋找投資機會。
有機構認爲,「打新」驅動之下,增量資金入場首先會關注最低估值的板塊。繼券商、銀行和有色之後,漲幅較小的煤炭、地産、能源等其他板塊有望成爲資金陸續佈局的物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