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俄羅斯科學院技術交流 中山大學研發潛水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3-15 21:43


國立中山大學今天 (15 日) 與俄羅斯科學院「希爾紹夫(P.P. Shirshov)海洋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雙方未來將針對「水下潛航器研發製造」、及「深海底床物搜尋與撈取」等技術進行交流。「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擁有兩艘可潛入六千公尺深海的潛水器,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因此找到「鐵達尼號」沉船殘骸。

(林憲源報導)


俄羅斯科學院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副所長 Peter Zavialov 表示,電影《鐵達尼號》內多次出現沉沒海底、巨船殘骸的經典畫面,其實幕後功臣就是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的兩艘全球最先進的俄羅斯「和平號」潛水器。「和平號」潛水器可潛入六千公尺深海,下潛深度可以探索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八的海洋底部,除了當年發現鐵達尼號的沉船位置,探索和拍攝沉船殘骸,「和平號」潛水器也發現德國戰艦「俾斯麥號」殘骸,並曾出動至北極海床探索。

中山大學與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未來雙方將就水下潛航器,包括無人水下航行器(AUV)及水下機器人(ROV)如水下攝影機、燈、聲納系統和關節臂等進行深度學術交流。中山大學將在四年內投入新台幣兩千萬元,進行大規模海下技術研究及學生培育計畫,包括洋流發電深海錨定、探勘被稱為新世代能源的「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台灣的海流變化監測及水下文化資產發掘等皆可望成為雙方合作項目。

中山大學表示,提升海底搜尋及打撈技術對水下文化資產影響深遠,台灣周遭海域因殖民與移民歷史,存在許多古沉船,其中澎湖水道和東沙島海域都存有大量各國沉船等水下文資,值得重視。中山已設立全國唯一的「高階水下文化資產學程」培育專業人才,課程包括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遺產再利用、海洋相關法律及高階潛水調查技術、海底工程探測資料處理等,如今與國際頂尖研究團隊合作,將一同為大眾揭開海底世界的神秘面紗。

P.P. Shirshov 海洋學研究所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海洋學研究中心。該研究所的主要目標以統合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理的學理及實務觀察,來研究世界海洋和俄羅斯海的複雜現象,其研究成果對於預測地球氣候變化、海洋資源的使用、生態安全的維護,提供科學依據,對人類穩定發展有貢獻。

該研究所於 1946 年由前蘇聯國家科學研究院主席團的決議成立,以 1941 年所創立的海洋學實驗室為基礎擴編而成,首任部長就是 P.P. Shirshov,他和知名的科學家 L.A.Zenkevich, V.G.Bogorov, S.V.Bruyevich, A.D.Dobrovolsky, P.L.Bezrukov, I.D.Papanin, V.B.Shtockman 等人,致力於該研究所的經營。

目前,P.P. Shirshov 海洋學研究所擁有 1300 名員工,110 名博士和 276 位各領域的博士候選人。其中有 3 名國家級院士,以及 3 名俄羅斯科學研究院的院士。P.P. Shirshov 海洋學研究所共設有五大分部:大西洋分部,設於克里寧格勒市;南方分部於格列迪克市;還有聖彼得堡分部、阿科汗哥斯克的西北分部,以及阿斯特可汗的裡海分部。

(圖: 國立中山大學提供)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