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資誠:台灣產業競爭優勢靠創新、科技、人才3大動能

鉅亨網記者宋宜芳 台北 2017-04-24 18:22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科技部長陳良基(左二)、創王光電執行長朱克泰(右一)對台灣產業競爭優勢發表看法。(圖:資誠提供)

資誠今 (24) 日發布 2017 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今年主題為「台灣 2.0:從效率趨動到創新驅動 CEO 的新成長地圖」,面對未來更趨激烈的產業競爭,CEO 們皆認同「創新、科技與人才」3 大動能將是最關鍵的競爭優勢。

科技部長陳良基認為,「人工智慧將是台灣產業核心的能力」,產業面對未來發展應盡快導入人工智慧應用,成功率更高,他提醒,若無法善用數位資訊,產業面對全球化挑戰會比較辛苦。


創王光電執行長朱克泰在報告中指出,以台灣發展 AMOLED 為例,有 2 個選擇,一個是發展規模經濟,例如投入新台幣 1000 億元建廠,追求大量生產與不斷壓低成本,但對岸有 6 個跟你一樣大的規模,資金又可源源不斷挹注,你有什麼機會贏?

朱克泰說,他從事顯示器產業近 20 年,現在大家已經在討論如何讓未來手機顯示屏占比達到百分之百,也就是要讓感測器徹底消失,相較於前不久大家才一窩蜂追逐感測器的藍海,但沒想到藍海很快變紅海。因此,他認為台灣產業是時候從「效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今日持續工作 12 小時、明日做 14 小時,希望效率更高,總有一天會碰到一天只有 24 小時的極限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不停創新的時代,因此必須學習如何在創新上不輸人,更要走出單打獨鬥的局勢,換腦思考,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打群架的概念,換腦思考,好讓產業在面對共同挑戰下,能夠走出新局。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吳德豐表示,當台灣代工業製造優勢逐漸被新興地區取代,或者在供應鏈中面臨強勁競爭者,產業要如何從轉型跨界中找到出路,知識經濟是思考的契機。

吳德豐說明,知識經濟發展思維跟製造業不同,打破過去企業各自單打獨鬥的競爭,而是集結國內前端研發不同領域進行創新,如此一來可避免製造業成本競爭惡果,也替台灣企業帶來產業創新的機會。


Empty